他先以共同赶时间赴京的目标打动人,再以实用的变废为宝种种妙招儿改善路途艰苦,大多是他多年困苦摸索出来的办法,另辅之些许威吓,比如学官也许要报知礼部他们一路表现,严重的会影响会试等。
柳庭璋今年十九岁,还不到弱冠之龄,连表字都没有,是一干人中最年轻的举人。
不同于这群相互称字、貌似亲热的士人,他与谁都不交好,也谁都不得罪,顿时显得老成持重起来。
大家知道新皇在云州为王时就喜欢柳庭璋,多次召见叙话,后来他更是登堂入室住进了云王府客院。
因此众人不敢轻视他出身寒门、年龄最小,本就待他自有三分尊敬。
如今他揽过协调安排的职责,做事井井有条,说话有理有据,能找问题能出办法,众人日渐信服,个个听从于他,后半程终于顺利了起来。
然而,柳庭璋还是要不断处理有人水土不服啦、有人在客栈丢失钱财啦、有人近京情怯心态崩溃啦等等问题,等他们抵达京城时,已经是八月末,险之又险,离会试正日子只剩两天。
柳庭璋已经无形之中成为一干人的「老大」,顶着众人期盼的目光,他与学官一同到礼部办理赴考的各样手续,挨了办事吏员好几句埋怨,说他们云州举人是最晚的,影响他们礼部各方面安排等等。
直到程尚书巡查过来,看见柳庭璋眼睛一亮,斥了自己手下,与云州学官十分客气地寒暄了一阵,便将柳庭璋拉到一边,两人交谈起来。
秉持着「做好事要留名」的程尚书有意无意卖了好,说是柳庭璋资质有瑕,然而朝廷惜才,自己更是为之着急,便特令这类有着无关痛痒问题的举人们,一律通过报名,各地不得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