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

顾信认命收下。两人一同用了午膳,重叙旧友情谊,柳庭璋几次想问问柳老及其长子家情况,总觉得突兀,到底没问。

顾信最后真诚祝福面前的友人金榜题名,柳庭璋则祝愿他们兄妹为直郡王报仇之事顺利,两人兴尽而散。

五十名进入殿试的名录按期发放,京城最多,占了七人,其次便是云州举人,有五人之多,其他州府大多三人两人。

云州驿馆自然欢腾,奔走相告,新皇福泽深远,不忘曾经为云王时候的藩地学子。

这些人天然存着对皇上的效忠之意,又有同乡之情,后来为官彼此扶持,柳庭璋还是一如既往的主心骨。

回顾往事时,他正是借助这些人以及自己为私塾夫子时候培养的学生,推行皇上与他有志一同的新政,终成一代名相。

且回到殿试当日,新皇顾珩看着鱼贯而入的五十名准进士,与会试公推成绩第一的柳庭璋目光相接,上下相顾一笑。

皇上问话,时刻不离治理天下,他在以此筛选同道之臣。不出所料,柳庭璋作答最合他心意。

待殿试结束后,考生们再谢圣恩散去。顾珩与在场旁听的礼部、吏部、国子监等官员共议,为这些考生排出名次,君臣在状元人选上不谋而合,正是云州柳庭璋。

次日午时张贴出新科进士金榜,柳庭璋看到自己高中头名。

在众人纷纷恭喜他蟾宫折桂时,心下有着果然如此的感觉,豪情万丈。

再次日一大早,礼部官员带着正红衣帽到了云州驿馆,大声恭贺状元郎,请柳庭璋入宫聆听圣训,之后骑马游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