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因为这件事已经在短短的时间里几次传召兵部尚书,商议策应之法,谢宿虽有翻看奏折的权利,但这类密谈,他往往无缘听到一字半句。
奏折之中,朝中大臣的态度两极分化。
大部分认为不过是小股流寇作乱,不必惊慌,只需派军剿灭即可。
但还有一小部分人则和谢宿想得差不多,认为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小股流寇的背后定然有着更大的阴谋。
皇帝这几日被烦的奏折都看不下去,往往一眼扫过后,提笔只书一个“阅”字便罢。
到最后,谢宿索性将经手的这类折子按意见分为两部分,好让皇帝一目了然。
如此一来效率自然加快。
时间不到午时,皇帝就已经批阅了今日的所有奏折,他端起一侧的茶盏,饮了一口润桑,突然问道:“卿认为流寇一事,该如何处置?”
这等军政要务,皇帝竟然会询问他的意见?!
谢宿虽然无法从原身的记忆中得到更多的消息,但在原身的记忆中,上辈子处理这件事的可是贺永晔……还一处理就直接颠覆了大衍。
上辈子朝中最终决定遣人出使北蛮,而贺永晔因为秋弥护驾有功,取得了皇帝的信任,被皇命钦点为使臣……
有了使臣的身份,再加上贺永晔与将军府的关系……将军钤印又被他拿到手中,原本一场简简单单的出使,最后竟让大衍的半壁江山弥漫起战火的硝烟。
谢宿思绪一转,很快定下心念,道:“臣见识浅薄,只有一点私见,还望皇上恕罪。”
“流寇自北而来,又行迹无踪,若说北蛮没有牵涉其中,不足取信于人,臣以为这是北蛮试探之举,目的在于试探我朝边防弱点。”
“如不能一举震慑,只怕北蛮野心日益壮大,届时会大军南下……或迟或早,大衍与北蛮必有一战。”
所以不用想什么出使和谈、先礼后兵了,直接发兵才是正经啊亲!
容秉崇轻笑一声,摇头道:“卿这般想法,果真不愧是出身将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