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了这么多,谢大人是如何作想?”贤妃柔柔一笑,素手提壶,又为谢宿添了茶水。
她的一举一动都不带丝毫的攻击性,说的话也不见丝毫作伪,倒像是真的出自本心。
谢宿不答,只坐在那里,看着茶水中几点茶叶浮浮沉沉地打旋儿。
贤妃说了这么多,却也只是从她的角度出发,说得也都是谢宿能为她做什么,却一个字也不提谢宿能从中获得的好处。
谢宿不说话,便是在拿乔,想看看贤妃能够开出什么样的价码。
毕竟开价这种事,他若是主动提出来,贤妃不免讨价还价。但若贤妃开口,谢宿只需要考虑答不答应即可。
而且他也想看看,贤妃是否如容秉崇所说的那样,心志坚韧,又兼听贤明。
贤妃静默少许,不见谢宿出声,心下当即了然。
“若谢大人应允此事,太子三师,自当有大人一席之地。”
太子三师即为太师、太傅、太保,与太子有师徒之名,亦对太子行教诲之事。
太子若未加冠亲政,可以说,除了太后外,当以太子三师的权利最大。
贤妃能亲口许出这样的承诺,确实是下了血本。
从某种意义而言,谢宿一旦成为太子的老师,在这个极重仁孝的时代,除非他谋逆叛乱,罪犯不赦,否则只看在他为尊为长的面子上,太子也不能轻易加罪于他。
谢宿不应声,贤妃继续加码道:“后宫对谢先生一向颇多微词,若谢先生应了,本宫可保后宫风平浪静。”
这又是从名誉上为谢宿扫除了烦恼,顺便替谢宿拦下了将他视为眼中钉的德妃。
但贤妃这话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她并未将德妃牵扯出来作为她的反面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