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珧是一个座断桥,困在河中央,不能渡人,也不能自渡。因为疾病的折磨,他无法与外界正常沟通交流,但他又并非是一个纯粹的患者,他心中还有希望,还有想要保护的人和事,也有想要伸张的正义。”
剧情中的安珧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
他目睹了凶案发生,但他所描述出来的那种囿于疾病而光怪陆离的世界,无法为人所认知,所以导致了他不被信任,甚至被怀疑。
但他始终坚持一切的黑暗终将过去,真相会被大白于天下。
他有被害妄想症,可他却一次次克服这种恐惧,站出来直面威胁。
疾病困住了他的身体,却无法禁锢他心底的正义。
谢宿寥寥几句,将自己心中安珧的形象勾勒出来。
戚莱璋锁着眉,一抬头道:“现在有两个场景,你打算演哪个?”
谢宿看了一眼。
一个场景是关于安珧疾病爆发,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亦不能面对未知的恐惧而痛苦落泪求饶的描述。
另一个场景则是故事开篇,安珧孤身一人站在案发现场,面对惨烈景象的描述。
这两个场景只看表现力的话,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一个。
第一个可以调动更多的情绪,也有台词。声音是很好的表达渠道之一,声音里面所蕴含的感情如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能够给表演加不少分。
但谢宿选了第二个。
原因无他,第一个的表现加分这是明眼人都知道的事情,但第二个场景才是真正的安珧。
安珧这个人物的难度就在于需要演出精神分裂患者的神经质和脆弱感,无疑第一个场景能够很好地表现出人物外在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