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同安是太后胞弟,私下里天熙帝叫赵王一声舅舅本不唐突,可君臣礼在先,赵同安虽是武将出生,缺并未建立什么战功,天熙帝自幼便称他为赵王,带着几分对于长辈的尊重,这样一叫便没改过口。
这还是他第一次叫赵同安舅舅,赵同安有点受宠若惊,他分不清天熙帝忽然的亲近有何意,他不敢逾越,只说道:“臣遵旨。”
适逢太后早膳,御膳房的太监进进出出,却大都是些素食小菜,她是自愿,可天熙帝却不忍,见太后饮食如此清淡,正要责问太后宫里伺候的太监,被芝兰姑姑上前解释说:“陛下为国事劳心劳力,太后也夙夜难寐,新岁里为国祈福太后不愿意碰荤腥。”
“那也不能如此苛责。”天熙帝状若不满,转而去扶着太后,说道:“母后有心儿子知道,可若是因此坏了身子,那便是儿子的不孝了。”
他说的煞有其事,将世人听到的母慈子孝的典范演绎的淋漓尽致。
“哪里就苛责了。”太后笑着握起天熙帝的手道:“母后身在后宫,不能为你做什么,多抄几遍经书,戒斋为你祈福这些小事还是能做的。”
“今日儿臣特意叫了舅舅一同过来陪母后用膳。”说着天熙帝表示意赵同安入席,说:“我们一家人,不用拘礼”
“多谢皇上,臣”不等赵同安把话说完,赵太后便打断她说:“皇上有心了,哀家也有些日子没见着赵王了。”
赵同安闻言这才恭恭敬敬的做了下去。
天熙帝命人将桌上的素斋都撤了去,又叫李忠义传膳,不多时太后宫里的膳食换了一批,天熙帝说:“儿臣知母后之心,这些是儿臣特意命御膳房按照母后家乡小味做的,母后放心,这些都是素食,儿臣陪母后一起尝尝?”
说着他便给太后夹了一块松子枣泥糕。
昨日天熙帝给太后请安便听太后说起松子枣泥糕。
太后望着面前的糕点,像是想起了什么,抿了一小口,轻轻道:“这松子枣泥糕是哀家与先帝第一次见面时所食,先帝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味儿。”
顺德帝喜甜,这与他年幼经历有关,彼时圣祖四处征战,将两个儿子养在军中,军中多苦,最难捱的便是隆冬,后来圣祖评定战乱,百姓不再无食宿,但那段在军中和将士们一同受苦的日子却叫人难忘,他吃过苦,所以对于一切甜的东西都喜欢。其中松子枣泥糕是他怎么也吃不腻的。
“父皇的口味儿臣倒是记不清,但儿臣记得从前被庄先生罚写字就能得到母后差人送来的枣泥糕,不怕舅舅笑话,朕当时有好几次为了贪嘴故意写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