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建至今,历经两百年不断完善,各殿之中供学子修学之所皆十分完备。大大小小的学堂,男女分开的寝舍,借阅典籍的贡书楼,集会比赛的斗场,供应饭食的大寮小寮,以及清洁沐浴的净池,方方面面一应俱全。
郪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创造这样好的条件并非只针对于王室贵胄,全国百姓凡家世三代清白未有刑罚者,皆可将子女送来就学。
入寺所需学资也并不是很多,以普通百姓的收入来看,一个家庭供养一个孩子入寺没有问题,家境好的当然能够同时供养多子入学。
暂时无力缴纳学资的家庭可与云间府签定一份滞契,由子女就学期满后再行补缴。
在寺期间,学子亦可申请加入维客,利用学余时间参与劳作以减免学资。
最后,在限期内实在无力缴纳者,则依律由云间府判处后交终南府处置。
每年十一月末至十二月中,全国三到四岁的孩童开始登记入册。来年二月初一,当年满五岁的孩童便可入寺就学。
各殿按年龄划分上,中,下三级分殿,五到十岁期间在下殿学习,十一到十五岁在中殿。下殿与中殿所学皆为基础的必修学课,中殿学满之后需经过殿试,学绩合格者方可继续入上殿学习,未通过者便要离寺另谋出路。
从上殿开始,各殿便会按照不同的修学方向划分学门,学子可以选择自己喜好的学门就学。像昔川君主修剑门,饶溟笙则修的是琴门。
入上殿者十九岁学满后,皆有资格参加三府府试,通过选拔入三府为官。
这便是郪国人从小到大的求学成长之路。
在鸿卢寺,郪国的王族子女亦是与百姓子女同修同学,并无过多特权。
唯一不同之处在于,非王室子弟只能选修一殿,王族男子可以三殿同修,因礼神殿不收女学,王族女子则只能两殿同修。
在寺期间王族子女不与其他学子同住,而是单独住在各殿的王室行馆,并由终南府下属的典禁军负责其安全护卫。郪国王族一直认为置身于民亲近于民,才能真正治理好这个国家。
因此,虽贵为王族,但多数王子王孙都不以身份自居,颐指气使,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更多是谦和的态度和儒雅的修养,比如大王子昔川君。
……
回到天渡礼阁,有三个人已经提前等候在此,她们受大王子所托帮助照顾刚刚救下来的女子。
其中一位是该女子通文殿的史课老师秦洛虞,另一位是其骁武殿的枪法老师顾沉烟,此二人都是寺中司业,还有一位则是平日里与她交好的姐妹骁武殿女学子秦艽。
从他们的言谈中得知,这个疑似怀了冥胎的女子叫染清珏,是庆郡王染庆与三房费氏所生,说起来也是昔川君同宗同族的妹妹。
今年十七岁,虽算不上天资过人,但因其勤奋努力,十五岁时顺利通过殿试,进入骁武殿上殿女修师修学枪法,同时在通文殿修习史课,那两位司业便是直管她的老师。
骁武殿在编制上与终南府保持一致,除了最高级有府殿之别,从上至下军,师,旅,卒,两,伍是相同的六级建制。下设刀、枪、剑、戟四旅共二十一卒,从短刀长/枪到飞镰钩叉,各式兵器分类极细。
其中,女修师是专为女子设立的一个师部,染清珏所在便是女修师的穿心枪卒。
因父亲染庆早逝,生母已故,身边再无至亲之人庇佑,染清珏虽为王族,衣食无忧,但也只是空有一个郡主头衔罢了。
不圆满的家事背景使得她性格孤僻,在骁武殿与其交往密切的同修亦是不多,身边除了一个秦艽之外再无旁人。所以,在救人这件事上,昔川君只能求助于眼下这三个女人。
在秦洛虞条理清晰的讲述下,我和昔川君这才从头至尾得知了冥胎案始末。
此事的源起和一个叫陈建豫的男学子有关,他是染清珏在通文殿史课的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