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沈母也不是完全没给她考虑,她还特意挑了挑,虽然是矮子里拔高个,但是对方除了穷一点,其他就没毛病了,不像先前给沈秋找时,完全把人往火坑里推。
可这样也不见得有多好,反正沈莹莹不觉得。
沈家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沈秋注册的商标已经下来了,她准备加大生产,厂地从村里转移到了镇上,规模也从原来的小作坊变成厂房。
之前放养的虾也可以收货了,全部拉到厂里加工,做出来的虾酱不比以前那些辣酱咸菜什么卖得差,主要是前期招牌已经打出去了,现在自然不愁订单上门。
沈秋的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沈家彻底乱成了一锅粥,沈明明就是看上那家姑娘了,可沈莹莹却看不中女方的哥哥。
沈莹莹不像原身,全然听从沈父沈母的安排,她更在乎自身的利益,而且眼看着沈秋离开沈家越过越好,沈莹莹也起了攀比的心思。
她自己比不过沈秋就算了,总不能嫁的男人也比不过沈秋。
现在听到沈母就这样草率把自己的婚事定下来了,沈莹莹在沈家闹个不停,沈母自觉很对得起她了,她闹得越凶,沈母仅剩的那点耐心也就一点点被磨没了。
对于沈家后来发生的那些事,沈秋没再关注了,厂里的合作已经稳定了,不再需要她去操心,她每天都在各地旅游,在旅游的过程中如果看到合适的人,很快就把人挖到了自家厂里,她开出的条件高,又承诺给对方技术入股,对方当然乐意加入,短短两三个月就让她找出不少人才。
等再次听到沈家发生的事情,已经是沈家办完了喜事的时候。
且不说沈家没出那事,就沈莹莹心比天高想找个有钱的也很难,她找不到更好的对象,沈母平时又将她看得紧,只能依照沈母的安排嫁给那个人。
这些都是沈母来找她时,她才知道的。
沈母耍了个心眼,她和沈父每个月各十块钱。
二十块在这个时候就很不错了,一年两百多块,沈父沈母一合计,到时候这笔钱再攒一攒也能给沈明明买个轻松的工作,儿子娶了媳妇,之后还有份稳定的工作,他们就不用发愁了。
对比着今后货币飞快贬值的状况,沈秋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