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打法,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只拨下去拔下去够三十万人马的粮饷,就怕耗不住的是顾南召,不是哲合边城。

……

顾南召带着大军在外迟迟不归,这日早朝时如太后所料,几个武将、文官跳出来弹劾他,小皇帝听着心里不是滋味。

直到一个大臣说了一句“其心必异”,他再也忍不住。

“够了!”简单两字,如惊雷炸响,在殿内回荡久久不消。

这是小皇帝第一次在朝堂上发怒,看的一旁的太后也是一愣。

小皇帝站起身,瑞凤眼不停扫视下方。“当初哲合屡屡来犯,吞我城池,伤杀我百姓,边陲民不聊生!周将军出征!败!折兵近万!唐将军出征!败!折兵万余!宋将军死守,以身殉国!”

“后哲合更是提出要我元起百年纳贡!”

“现在你们一个个的还能安生的站在这里,都是他顾南召镇守边疆换来的!”

“他就算要反!何不带着数万大军直攻王都!”

“丢了的那些城池,是他顾南召拿回来的!”

“哲合犯我元起西南,是他顾南召平复的!”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诸位将军又能保证自己在战中得令就能火速撤兵?若是哪位将军觉得能胜任西南统帅,今日孤就拟旨,派他前去!再授他大元帅一职!”秦亦卿说的愤愤。

太后看着底下面露不悦的公侯,呵斥一声让小皇帝停下,小皇帝再说下去场面就不是他能控制住。

“陛下,镇南大将军是有功,但还不至于像陛下说的这般,他能守住边疆,亦或是能收复城池,也都有在场公侯大臣们的一份功劳。诸位公侯大臣们,战场上的事,哀家不懂,但也知是瞬息万变的,这次顾将军迟迟未归,许是西南地形奇特,想要全身而退也不容易。这样吧,再等一月。是功是过,是赏是罚,再作定论也不迟。”

小皇帝见太后开口,看来他是赌对了,元起不止他顾南召一个大将,但太后肯把兵符交到他手里,多少是对他有些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