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顾南召的“南”字军旗被风刮起,人堆里走出一个人,他开口问道:“军爷,可是顾南召将军?”

“正是在下。”

听见顾南召的回答,那人哭的歇斯底里。“顾将军真的反了,顾将军真的反了!天不佑我元起,天不佑我元起啊!”

“旱地到底发生何事?还请细细告知。”

“这……这……说来惭愧,在下便是旱地县丞。”

今年旱季来的早,旱地久久一雨不下,地里失收,县丞往上报,只得到粮税照缴的回复。一开始,还能应付,县丞变卖家产,差人四处收购粮食,可后头粮价涨上来,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之后开了旱地赈济粮仓,勉强撑上一段时间,熬不下去之时,县丞亲自去了文渊郡一趟,面见文渊侯乞求赈灾一事。

可他哪知文渊侯是个笑面虎,面上答应的好好的,还做出四处征粮让商贾捐粮的样子。等粮齐了,便把人哄回去,说是不日送达,可直至上月也不见赈济粮运来不说,更是让人封锁旱地。

朝廷意屠旱地百姓减负的消息不胫而走,现在旱地已有人揭竿而起,县丞才趁乱把人带出来。文渊侯留下一句:都是上头的意思,人就去了王城,这一行径更是坐定朝廷要屠城减负的消息。

旱地灾情,已经影响整个文渊郡,他们是逃出来,可怜文渊郡里百姓还不知实情,还在里头苦苦等着赈济粮。

听完,顾南召低头沉思……

文渊侯,这一番算计真是厉害。

一来:借着灾情问商贾要粮,名正言顺不说,还落得一个好名声。先帝收了公侯的私兵兵权,但不代表各地护城军不会被公侯收买,他征集的粮藏着要干什么不予言表。

二来:等这些灾民逃至其他州郡时,朝廷的“劣行”定是会传开……

想到这里,后头的事情顾南召不敢再想下去,他扫视一圈,这些人这样走下去,不等到下一个地方便会饿死,顾南召便劝着人跟着他们一道去文渊郡,好在那些人是听的。

顾南召养私兵的事,对文渊侯来说是以外之喜,起初送戚岚伽进去,就是为了偷盗兵符,可他是个不成气候的东西,别说蛊惑小皇帝,连着身都是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