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开学了,她准备增加小笼包、奶油包、猪猪包和小油团这些孩子喜欢的早餐种类。
按照目前的经营状况估算,除掉成本,工作日能收入三百左右,周六少一点,两百吧,算下来一个月能收入七千五左右,水电气费暂时算一千五,再减去翠姐的工资,到手能收入四千五到五千。
这是按照最低情况算的,如果经营状况好,一个月应该能到手六七千。这个收入,在小镇里已经算不错。
翠姐干活十分麻利,学东西很快,手把手教着,翠姐能勉勉强强将包子的褶子捏好。苏又芹找时间和翠姐说了接下来早餐种类变得丰富的打算,翠姐十分支持。
见翠姐这么积极,苏又芹索性将她的工资升到一千五,还同她说好,若是以后早餐店生意好,每个月还会有提成。
这可把翠姐高兴坏了,小镇里的工作平均工资就一千二三。快递站从早上九点忙到晚上八点,一个月一千八;街上两家大酒店的服务员每天工作十小时,一个月才一千五。
苏又芹的早餐店,比那些地方待遇好。
何况苏又芹人也好,她不会说话,每次给翠姐提意见,都是通过文字来说,遇见什么事也只是笑笑,温温柔柔的。带着翠姐最近说话的嗓门,都小了一些。
加上她无意中知道了早餐店里桌上贴着的装饰、墙上写着的文字、街上发的早餐店传单,全都是苏又芹自己设计做出来的。她十分佩服,将对苏又芹的好感加到顶。
她不愿意再跟着其他人喊苏又芹名字,只叫她老板,偶尔玩笑地喊她小老板。
弄得苏又芹哭笑不得。
沈芊垚来吃早餐,听见翠姐这样喊,也跟着喊苏小老板。喊了几天,被周围人听着学去,有些不是很熟的镇里人,也跟着喊。
二十八岁的人,背着苏小老板的称呼,也不知道小在哪里。
苏又芹无法制止,何况大家都没有坏心,只能无奈笑。但听着听着也习惯了。
一周的时间过得很快,苏又芹在开学前一天,试着丰富了一次早餐品类。
奶油包、猪猪包和小油团受到附近小朋友的热烈欢迎,大人来买早餐时,看见长得可爱的奶油包和猪猪包,也给孩子带回去。当天关店前,有大人从旁边经过,说自家孩子喜欢猪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