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国庆节还有一周,苏又芹的手机收到了陌生号码的短信,短信提示学校将于国庆放假日的前一天下午举办游园会,邀请镇里的居民和家长们来参加。
看得出来这是学校老师用自己手机群发的短信,不知道学校会不会给老师们报销短信费用。
学校的老师们很用心。
可能是因为日常接触的都是孩子吧。毕竟大家都说孩子们能激发人心最柔软的那处。
苏又芹每天中午十一点半去接姨公的孙儿小锦。每一次她到教室门口,小锦都坐在小板凳上安静等着。
门口的老师看见苏又芹,对着教室喊一声:“吴宇锦,姐姐来接了。”
小锦马上站起来,背着小书包走到教室门前,朝老师挥挥手说老师再见,牵着苏又芹的手离开。
苏又芹很喜欢接孩子这件事。
小锦才三岁多,却很少哭闹。姨公说这孩子有点内向,不知道像谁。
苏又芹觉得小锦很好,他并不内向,会在中午吃饭时主动说今天老师教的什么。三岁多的他只是发音有点不清楚,可懂的都懂。
苏又芹想和他交流,只能打好字让语音播放。他好奇地看着苏又芹打字,学她两个手指在平板上按键,又跟着语音播放学说话,逗得她大笑。
和小锦待在一起,苏又芹很放松。这种放松与朋友们在一起的放松不一样,朋友们顾忌她,会找各种话有意无意去鼓励、安慰她。小锦不懂这些,孩子无意识的动作言论,表明在他的心中,苏又芹只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大人。
这日上午,天上乌云聚在一起,苏又芹和翠姐刚把店铺打扫干净,准备关门时,雨点落下来。
大半个月没下雨,这一下,雨点又大又急。翠姐哎哟一声,说自己的衣服还晾在阳台外,就见陈建华骑着摩托车停在公路边。摩托车上撑开了雨棚,雨滴落下还是溅到了陈建华身上。
翠姐没接苏又芹递过去的伞,跑到摩托车边,埋怨又高兴地问:“你咋来了?”
“看要下雨了,来接你。”陈建华应一句,隔着雨幕朝苏又芹笑笑,发动摩托车离开了。
苏又芹转身往楼上走,对上大玲的视线,大玲朝她露出个意味不明的笑容,走到她身前,压着声音问:“翠姐和那个男人,是那种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