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眼年轻人和老人家在一个院子里,院里还有其他几位老人,大家平时常常在一起吃饭做事儿。一到赶集日,老人们会轮流带盲眼年轻人来赶集。
“出来走走哇,他才三十几,不能老待在沟里。”老人见盲眼年轻人只顾着吃馒头,将豆浆碗端起来递给他:“喝点汤,别噎着。”
好在几位老人身体比较健朗,他们的孩子多多少少会给家里拿点钱,盲眼年轻人的姐姐姐夫弟弟也会给他塞钱,住得近的“老”和“残”互相帮扶着,能把日子过下去。
“说我们过得不好吧,我们还能吃饱穿暖,也没病。我们村子里还有人得了癌症没法治,每天在家里疼得打滚,那才惨呢。”老人吃完一个馒头,同翠姐说着话,等年轻人吃:“还是你们好,住在街上,每天热热闹闹的……”
苏又芹听得十分难受,吃饱穿暖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很满足了,难怪提到被嫌弃、儿子儿媳什么的,会那么平静。
老人和盲眼年轻人吃掉三个红糖馒头,蒸笼里还剩三个,苏又芹用食品袋装好,偷偷放在年轻人的背篓里,趁着老人给翠姐钱时,又悄悄塞了几盒牛奶进去。翠姐看见了,没有出声。
在别人看来,苏又芹这个举动带着怜悯。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三个馒头几瓶牛奶,包含着敬佩,她敬佩村里老人和盲眼年轻人的互助,敬佩他们看淡一切的平和。
想到当初一场车祸让自己低沉那么长时间,昨天又因为一些小事感到委屈无比,对比老人们,这些都不算什么,她有些看不起自己。
她看着老人牵着眼盲年轻人往街上走去。一前一后两个身影,在来来往往的行人中很显眼,路过的行人看见两人连忙侧开,深怕一不小心碰到他们。
直到两个身影消失在拐弯处,苏又芹才收回目光。
店里没有早餐了,翠姐拿着钱去对面买早饭。刚走到路边,回身见沈芊垚打着哈欠从楼上下来,她笑着招呼:“沈老师,吃饭没啊?”
沈芊垚已经走到楼梯下面,半个身子露在早餐店门口,她摇摇头:“店里的早餐卖完了?”
翠姐点头,十分大方:“我买牛肉面去,小老板要吃杂酱面,沈老师吃吗,我给你买。”
沈芊垚回身对上苏又芹无奈目光,哈哈笑,让翠姐也帮忙带一份杂酱面。转身走到蒸笼车边,笑着逗苏又芹:“苏老板的员工真大方。”
苏又芹想说难道自己就不大方吗?还没有说,沈芊垚继续道:“当然,我们苏老板更大方。”
她心情很好的样子,不知道遇见了什么事。
翠姐很快用托盘端着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