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太女观察日志 不识 1632 字 2022-10-02

“她皮糙肉厚的,搬个卷宗还委屈了?先生吩咐就是。”谢祯坐在桂彦良对面,展开了卷宗,候在殿内的女官便上前磨墨。

蓝蔚看谢祯和桂彦良能开自己玩笑,想必确实师生情义很有几分,便任劳任怨给两人分搬卷宗,不过既然殿内只磨墨的一个女官候着,想来平常是谢祯和桂彦良两人自个儿搬的——这还真有点分量。

先头几个立决的案子,都四平八稳,谢祯和桂彦良大多只是切磋两句便核准下去,但到了秋后决的案子,谢祯看的时间便长了些,还会翻来覆去重看。

这样看的时间增长,反而不用蓝蔚搬东西了,蓝蔚额上的薄汗渐渐消尽,谢祯蹙紧的眉间反而多了几滴汗珠,半晌,谢祯抬了头:“先生以为这案子是不是判重了些?”

桂彦良不直接回答,却问:“殿下怎么看?”

“梅义,先生也许不知道,是贵州都指挥同知梅思祖的长子,梅思祖因为是张士诚降党,投降时罔顾弟兄性命又只知道阿谀废话,所以即使立功也不得封爵,好在梅义争气,倒是在年轻一代里有军功有实权,征讨明夏后安抚百姓也有功。四川的左布政使参他这事,总不至于死。”

蓝蔚往卷宗上看,原来梅义说是容纵因空印案充军的人在家,与他们下棋、打双陆,让他们过得比当官还快活。空印案的判决是过了长宁帝笔的,着实不敬圣断。但如若说死刑——其实燕朝死刑不多,除了杀、奸、谋逆这些罪,重罪都以充军为主,空印案是长宁帝自己发狠砍了几个人脑袋,可是梅义的事情显然是经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然后到了谢祯手里。

刑部为什么会判这么重?

或者说,真的只经了这四道吗?

--------------------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背景补充:(本部分只是补充文中没有展开的人物和事件,类似历史小贴士,非必读部分)

桂彦良,擅长把孔孟和国情实际进行结合教学,比较通才,书法学的二王和怀素(阿祯更喜欢别的字体)。

--------------------

第5章 长宁十年(2)

“殿下,功不抵过啊。”桂彦良只淡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