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村儿有三户人家选择了这第一批种子,他就是其中一个,而这三户都是家中有儿女进了书院的。
“我说老张,你这是脑子还没清醒啊,那书院交的是啥?不按照传统的四……什么书经的教就算了,根本就不能培育出状元!”
这是隔壁的隔壁的老黄,一脸人间清醒,众人皆知的模样,还在继续道:“你呢?花那么多钱把女娃娃给送进去,女娃娃读那么多书干什么?还不是便宜了别家!我看你就是猪油蒙了心!”
“你看你,一年花将近一两银子,天天在家吃糠喝粥泡酸菜,现在还要去种一个说不准的种子,真是疯了!”
张山平时就是一个老好人,听到这些话却皱起了眉头,不满道,“读书好,多读书,没坏处,我自己的娃娃,我爱怎么养就怎么养,关你屁事!”
“你你你……”被一个老好人给怼了,老黄与其说是愤怒,不如说是没想到欺软怕硬的软突然强势了起来,纸老虎也就变成了纸,只能虚张声势。
旁边路过听了一嘴的胡大婶,更是阴阳怪气地哎呦一声,“这不是老黄吗?我怎么记得当时书院招生,某人早早就去排队了?可惜啊,某人偷窃过东西被记录在案,害得在家孩子都赶不上第一批,可惜了哦!”
“你胡说什么!”老黄一张脸胀得通红,羞愤至极!
胡大婶不屑翻了个白眼,看都懒得看他,状似随口道,“还是老话说得好,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种子能不能增产另说,亏本也是亏自己的本,嘁!”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粒谷,第一批吃螃蟹的农户纷纷笑开了花。
满满当当金黄的麦穗随风招展,张山脸上都快笑烂了也不曾压下嘴角,靠着这一整片满满当当的水稻,就像是看见了一座金山,尤其是这座金山,还有这些田,不会被权贵想法设法地买走,他也不用担心种了这么多后被盯上了田或者苗!
张山一个人种这么大一块田,还能种得这么好,不得不说,也离不开老黄的刺激,他不会吵架,但也想让人看看,他能做到什么地步,他能撑起一个家。
等各地关于稻种的产量数据交上来,呈到盛棠面前的时候,盛棠才发觉,自己不经意间,松了一大口气,终究还是有些担心的,毕竟庄子种植,地区和比例样本还是小了,如今也终于放心了!
如此又是一年,到新元九年末的时候,盛棠催促的徐尤也答应了年后回朝。
于是新元十年年后第一个早朝上,众人看见了三年多未见的徐尤,如今陈石在去年就正式成为了户部尚书,那现在徐尤回来……
不等他们猜测盛棠如何安顿徐尤,左相付连,正式提出回乡养老,盛棠未曾挽留,应允,徐尤为人子,纯孝,为臣子,忠良,在任期间,更是将户部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徐老相国真传,晋为中书门下平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