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梅打开院门就招呼这娘三走了进去。这是一户三间房间,两间厢房的小院子。虽说是泥胚房,但在村子里排上去条件倒是还行。
春梅带着她们走进东侧厢房,这是柴火间兼灶间。春梅手脚麻利地取来靠在房角的一个大木盆,又提去院中,打上一桶井水冲了冲才重新拿进来。
接着又打上来一桶井水倒入大盆中,再从灶台水锅中舀出几瓢热水,示意母女三人可以洗澡了。
她们当机立断,先就着这盆热水和春梅家的草木灰,三人洗了个头。
然后又自己动手打井水进来,再加了几瓢热水,她们按照林晓、林眠、丁氏的顺序,洗了个囫囵澡,这才舍得把新衣裳给换上。
春梅等在一旁倒是半分眉头没皱,丝毫没觉得她们母女三人麻烦之类的。
丁氏作为大人自然要爱脸一些,絮絮叨叨地跟小春梅解释了一番才肯罢休。
临走时硬塞了五个铜板在春梅手心才离开。
林晓一路倒是和春梅说的投机,临走时竟有几分不舍,还大方地把自家吃的那份糕点仅剩的两块分给了春梅。
春梅小姑娘自是高兴不已,连忙招呼林晓有空还来她家,到时院里的枣熟透了请她一起吃。两个小姑娘依依惜别了半天她们才又重新往渡口走去。
告别替她们守着小船的沈大娘,丁氏往娘家的方向划去,此时再也没有了近乡情更怯的愁苦,反而有些归心似箭了。
在丁氏高效率的情况下,还不等到太阳落山,她们就赶到了外祖家-丁家村。
古人的村庄一般都是以当地的大姓来命名的,所以简单好记。
船需要纤在河面的跳板旁,因为只有这一处才有供人上下的台阶,其他地方的河岸太高她们上不去。
此时正是当地做晚食的点,很多妇人都在跳板上清洗着瓜果蔬菜,所以一时间人挤人,热闹极了。
还没等她们的船靠近跳板,就有个一直东张西望,嘴还说不停的婶子嚷嚷了起来:“是丁老太家的小闺女吗?回娘家来看来啦?还带着两个娃娃,可不得乐坏丁老头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