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惊春点点头:“我以前学雕刻的时候,顺便学过木工的,不仅是盆我打算自己做,家里的家具我也要自己做的,昨天一时间也没想起来这个,倒是忘了问您,平山村有木匠吗?”
世家千金学的都是琴棋书画,还没听说过谁学木工的。
方氏虽然生长在乡下,但是这些事情还是听说过的,若是沈惊春在京城真的是备受宠爱的大小姐,又怎么可能学这些呢?
方氏心头酸涩有心想要问问,可看着闺女一张笑脸,到底还是将话咽了回去,想了想道:“县城里是有三家木匠铺子的,咱们平山村附近几个村子若是打家具,也都是来县城的,余下就是另一个方向走二十里,太平镇上有个木匠。”
沈惊春感觉到方氏的情绪低落,怔了怔,随即明白刚才的话大概是让她想岔了然后脑补了。
“世子有段时间学刻章,我瞧着有趣也跟着学了一段时间,可巧侯爷书房的窗户坏了,我便自告奋勇说要替他修,这才学了木工,若是平山村附近没有木匠,娘觉得我能以这个谋生吗?”
方氏心里暖暖的,闺女说的话显然是专门说了安她的心的,方氏自然是相信闺女的能力,可想到她说要以这个谋生,就有些迟疑。
这年头若有手艺傍身,自然要比在地里刨食好,可姑娘家多是绣花纺织,还没听说过哪个小姑娘干木匠的,况且,祁县三家木匠铺子都是老字号,有谁会放心将活计交给脸这么嫩的一个小姑娘呢?
第9章
等母子三人买好杂七杂八的东西,太阳已经升的老高。
县城虽有三家木匠铺子,但铁匠铺却有四家,方氏领着一双儿女直接找到了东城门附近的陈记铺子,这家铺子也是平山村人开的,平日里村里若有需要,也都是来这家。
方氏一进门,那趴在柜台上磕着瓜子的青年就起身迎了上来:“婶子今日怎么有空过来,可是要打些农具?”
陈严清二十出头,中等身材,生了一张圆脸,嘴角微微上扬,自带三分笑意,同方氏打过招呼,视线落在沈惊春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艳:“惊秋也来了?这位姑娘是?”
“这是我女儿惊春。”方氏只介绍了一句,就道明来意:“我家新搬了房子,缺两口锅,不知道你家铺子里有没有现成的?”
四家铁匠铺子相互抢生意,但是在一些事情上却又不约而同的统一,比如锅的尺寸。
古代这种土灶,多是两个灶膛,上面架大小两口锅,这锅的尺寸都是统一的,便是有误差,也不会太大,是以,铁匠铺子里一般都会备上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