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囊中羞涩的沈惊春来说,别说五十亩,便是五亩的钱,现在叫她一下子拿出来,她也觉得有点困难。
五十亩按照平山村这边的田价来说,就是五百两,一起买下的话,或许也能还价试试,但绝对不会低于四百五十两。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沈惊春想想这一大笔钱,忍不住长叹一声。
陈里正见她面露难色,便宽慰道:“没事,实在不行,再看看其他的田就是了。”
沈惊春却捏紧了拳头,坚定道:“不,我想买这个庄子,烦请里正爷爷帮忙联系卖家,最多九月底我就能将定金凑出来。”
祁县这边常年风调雨顺的,少有穷的卖田地的,便是有,也多是几亩散田,而小农庄之所以叫小农庄,便是因为田地都在一起,这样管理起来也会方便很多。
如果错过这次,下次再遇到这样的庄子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
赚钱几乎成了迫在眉睫的事。
谢过陈里正,方氏自己去找沈族长借牛,沈惊春一脸沉重的往自家五亩荒地去了。
昨日已经开好了一亩田,今日四亩田,两头牛耕出来只用了半天,下午沈惊春回了趟家,将泡好的玉米种子搬了过来,正式开种。
“挖坑间距尽量保证跟这个距离差不多。”
这种农科院研究出来适合密植的玉米要是放在现代肥沃的地里,一亩地能种四千五到五千棵左右,但这块荒地才开出来还很贫瘠,即便有木系异能在手,沈惊春也不敢托大,只敢按照三千八百棵的数量来算。
方氏看了一眼心中有了数,拿着小锄头开始刨坑。
“蔓蔓和明榆就负责放种子吧,一个坑里放一颗种子,明白了吗?”
俩小的用力点头,重活累活他们干不了,但放种子这种事却是能干的。
方氏听了刨坑速度不变,却道:“只放一颗种子是不是太少了?”
“不少。”沈惊春一边指挥豆芽盖土,一边道:“那卖种子的人说了,这玉米最好是单株,若是双株或者多株会影响产量,种子放多了,还要间苗反倒麻烦,还不如直接放一颗种子,到时候再将没发芽的补栽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