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着既然这样,那干脆再买几个人回来。
京城这边的牙行她只去过一次,但一进去,牙行里那位老板娘就很热情的迎了上来,沈惊春本来还以为她只是客套客套,却不想人家是真的记得她,口称沈娘子。
沈惊春还了个礼,略微客套几句,就说明了来意。
家具店她想做强做大的,目前四位大师傅带着三个小学徒其实还是有点赶不上订单进度,尤其是大寒小寒,本身就是识字的,又是签的死契,沈惊春就想培养他们两个出来专门负责家具店运营这一块。
以后等有钱了,还要另外再买一处住处,将这两进小院子单独分出来给家具店用,烧饭的婆子是肯定需要一个的。
再有就是除了自家人,家里下人里还算能顶事的就只有爵田那边张大柱父子,家具店这边只有冬至和大寒,人手确实不足。
牙行掌柜是个利落的人,听了沈惊春的要求,很快就让店里的伙计领了人过来供沈惊春挑选。
一回生二回熟,买的人多了,再做这个事就简单了很多,她事先已经将要求说明,带过来的人本身就已经过了第一轮的筛选,后面再多问几句,就将人选给定了下来。
原本冬至是买来给陈淮跑腿的,但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他做事十分细致稳妥,沈惊春就想将来培养他当管事,所以给另给陈淮和沈惊秋各选了两个跑腿的小厮,又给家里的沈明榆也选了一个大两岁的小书童。
再考虑到她自己偶尔也需要人跑腿,干脆又买了个小厮。
几个大的包括烧饭婆子在内都是二十两一个,连那个八岁的小的也要十两,七个人一共花了一百三十两,过红契的费用由牙行出。
沈惊春揣着七张卖身契领着人出了门,京城这么大,牙行也不在少数,她去的这家离高桥这边也很近,一行人走了没一会就到了家。
后面一进院子沿街的房子一进做了铺面,左右两边的厢房,有一边做了库房,能住人的只有一边。
新买的人到底还相处时间不长,沈惊春便叫小寒和小满搬到了前面院子大寒和新来的五个住在后面的厢房,三人一间。
家里的规矩冬至已经全都懂了,这来的几人依旧先跟着他熟悉熟悉,等过了年再另外分派活计。
没过两天到了腊月二十三,沈家虽然都是南方人,但现在到了北方也算是入乡随俗,也就在这一天准备过小年。
等早上李婶子问起来今天要不要将饭菜做的丰盛一些的时候,沈惊春才想起来,自己似乎还没有派人去跟方氏说沈惊秋出事以及恢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