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官场都抖了三抖。
户部因为前尚书的原因, 已经被清查过一次, 如今的户部尚书姜侯爷是典型的纯臣,不参与任何官场势力斗争, 皇帝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整个户部反而成了朝廷各处受波及最少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如此, 户部的人才更加明显的知道, 这次的事情有多大, 近乎小半的京官被摘了乌纱。
按照大朝会上皇帝自己的说法:不想干的趁早滚蛋,多的是人想为大周鞠躬尽瘁。
整个户部这些天就陷在抄家清点逆党财产一事之中。
但这事不好细说, 钟沂虽然一句话就带过了,可当晚亲自看到刺杀的沈惊春显然能猜到他说的是什么,不过她一个没有实权的小县君还是不要多管闲事的好。
“那倒是不会。”沈惊春笑道:“请问钟员外,实验田你们准备放在哪里?”
钟沂不解道:“实验田?”
“额……简单来说,就是试着种植棉花的田,看看这棉花种植是否如陆祭酒呈上去的记录册子上描述的一样。”
钟沂恍然,点头道:“这个新鲜的词倒是很贴切呢,不过不瞒县君,这次棉花种植并非是试种,按照上面的指令,县君这边的种子,由朝廷出钱购买,另外从之前陆祭酒上书开始,收集棉花种子的指令就已经下发全国,只不过这个收集来的种子并不算多,所以种棉花的地就选在县君的爵田附近。”
在沈惊春提出棉花可以御寒之前,这个东西一直都是被当成观赏类的花卉来种植。
并且因为开花不算好看,很少会有人选择种这个,所以钟沂说的种子不多,那是真的不多,甚至于南方那边,除祁县外根本都不知道有棉花这种植物。
在沈惊春的爵田附近种棉花这个事,却是由户部尚书姜侯爷提出来的。
侯府千金跟这位新鲜出炉的庆阳县君是闺中密友的事,本来一些权贵世家就都是知道的,但她们没想到,沈惊春被赶出宣平侯府后,再回到京城,姜小姐不仅不嫌弃她如今身份卑贱,反而两个人比以前的关系更好了。
姜侯爷十分宠爱这个独女,本来在这种事情上略微帮把手也没什么,更何况人家还说了,这回种棉花,这位县主自己的田里也是要种一些的。
朝廷的棉花种在沈惊春的爵田附近,也能够更好的比较一下,双方的棉花是否会有产量质量上的不同,因为沈惊春只是户部请来指导种棉花的人,具体操作种植之类的,还是要他们户部自己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