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陈大娘也知道,三两银子,在洛家眼里可能不算什么,但到了寻常农家,也是多半年的嚼头了,不能因为对方不看重,就把银子昧下。

盛黎娇说不过她,最后只能无奈答应:“那好吧,陈大娘分我一半就够了,要是您还不依,我就不许教了。”

“行行行,大娘又要占你便宜了……”

没过两天,陈大娘就把银子送来了,大老爷给了六两,一家分三两,可比预想的要多不少。

后来盛黎娇听说,镇上出了专门种水稻的竹鞋,周边好多村子都在买,这一夏天,卖出去不知多少双,卖竹鞋的铺子前排队的人就没断过。

不过,这都是后话。

眼下,柳村的冬小麦到了收成的时候,所有人家都忙碌起来。

盛黎娇也是这时才知道,柳村的冬麦早熟,三月底就能收成了,要比她预计的早上将近两个月,因这,当初她专门留出来间种棉花的土地,也全浪费了。

第75章

要是只不能间种棉花还好,令人头疼的是,等收完小麦,再过一个来月官府就要来收粮税了。

家里的麦田不多,就没再请人帮忙,洛长青自己收割,四天多一点就收割完了,之后还要打谷晾晒,这个村里统一给做。

柳村有专门的晒谷场,为了方便,村长管雇人打谷,各家把割完的麦子送过去,当场称重当场打谷,等晒好了把该交的粮税留下,剩下的就能运回家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