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

她把佃租压到成本价,每年上交的粮食只要满足家里需求即可,不会无休止增加佃农负担。如果赶上天灾人祸、青黄不接,农民可优先自保。

但是,陆青青选佃农有自己的条件,要求严苛。

首先就是要身强体壮、耕田经验丰富。她长期在外,表亲又不能下地干活,田间事完全依靠佃农,因此他们必须撑起所有农活。

其次,佃农需善于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粮食品种。品种丰富以后,不但老宅的亲戚能满足口腹之欲,还利于向其他村民做交换,甚至换来鸡鸭鱼肉。

县城的招工告示一经贴出,许多无田耕种、交不起高额佃租,或者觉得陆青青这里条件更优者,纷纷前来应征。

陆青青亲自面试,剔除一直闲散在家浑水摸鱼的,剔除自家有田却因懒惰而荒废的,最后选了三个人。两位身体结实、一看就是干活卖力的青年人,负责种田。一位会算数的中年大叔,帮忙看地。

安顿完这些事,刚好开春。

春耕有条不紊的开始,陆青青则返回蓟城,一门心思投入瓷器店的生意。

在给手下匠人发工钱上,陆青青从来不吝啬,只要活干的好,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有钱大家一起赚。跟着这样一位慷慨大方的老板,匠人们更加卖力,窑厂轮班倒,几乎全年无休。

年前计划烧制的一批工艺品,开春时全部完工,添色上釉后直接从窑厂拉进蓟城商铺,齐刷刷摆上柜台。

陆青青的店在蓟城已经创出一点口碑,除了文墨店老板的订单,一些爱好瓷器收藏的官宦子弟也会经常关顾瓷器店,购买喜欢的产品。

当然,也有人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天天在店里忙生意,十分招眼,不知不觉就被有心人盯上了。先是东市茶叶店老板的儿子,三天两头送茶叶献殷勤。后有西市开食肆老板的儿子来送糕点,态度叫一个谄媚。

都是一个城镇做生意的,陆青青不好得罪,只能婉言谢绝。实在推不掉的,就先当面收下,过两日叫洛烟登门道谢,送上回礼,就说是大家一起做生意,和气生财,礼尚往来。

接二连三的烂桃花传进赵守成耳朵里,从来都是稳坐后院不出门、天塌下来也八风不动的平南王,终于坐不住了。

这天早晨,陆青青把货架擦干净,将货品从柜子里取出来,一一摆放好,准备开店。转身,就见赵守成一身……华丽的祥云锦缎衣袍,腰间挂着两串上等玉佩,手里把玩一把扇骨镀金漆的折扇,步态优雅走进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