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白白叫这大半年都没大生意开张的贺老汉,白白占了便宜去,可悔死他们几个了!若是生意成了,他们这是损失了多少中人费啊!指不定过年钱都有了!

却说于梵梵,自然是不知道身后经纪行里,几个经济懊悔的肠子都青了,她一路跟着贺老汉这位老经济走在三江城的大街小巷,一边走,一边听着老经济跟她一一介绍城中情况,侃侃而谈。

一路下来,于梵梵倒是对这三江城了解的大差不差了不说,城内三处的房子,于梵梵也看的差不多了。

也不知是不是大齐所有的城池都是一样的格局?这三江城也如京都城一样,县衙在城西,因为城西在左,而古代左为尊嘛,这不意外,只是让于梵梵意外的是,这县城居然跟京都城一样,也是东富西贵的格局。

第61章 路不平自有人踩

三处房产也不知老经济是如何想的, 莫不是看他们娘几个衣着朴素?怕他们没钱?所以人家带着她看的第一处房产,是位于县城城南的平民区,是三处房产中价格最便宜的, 自然也是条件最差的存在。

这处屋子位于菜市口倒是不远, 只可惜鱼蛇混杂的,自己又是一个外地人,人生地不熟,自己便是力气再大,还有四眼在,也不敢轻易在城南落脚, 更何况她可是身藏巨款的人。

再一个, 城南这处宅子只有内外两间屋子不说, 还都是木头屋子, 再因着前头是前街, 本就只有一线天的迷你院落,就被前头或二层,或三层的店铺遮挡严实,怕是连正午都没多少光照,西南杯酒潮湿,再没了阳光,越发显得这间小小居落阴暗逼仄, 于梵梵自然不打算带着两孩子住这么个地方,忙就让老经济领着她看剩下两处。

第二处房产位于城北, 有点靠近城北军营驻扎的外城墙, 屋子倒是青石加木头做成的大三开间,屋子前后还各有个几分地,看着可以第一处宽敞多了, 只是吧……

此处院子的情况也比城南好上许多,于梵梵却嫌弃这里的生活不便利,买菜啥的要去城南比较远不说,刚刚她来的时候还看到,这处院子的周围人家,屋外的孩童嬉戏喧闹,隔壁还有妇人大声咒骂都让于梵梵皱眉。

得意于上辈子的出身,别看她说的当地话不标准,可听却一点也没差。

就隔壁妇人那骂人的泼辣架势,满口的污言秽语,自认嘴巴毒的于梵梵都自愧不如。

人古有孟母三迁,便只为给儿子跟弟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成长环境,自己虽然做不到人家孟母那样,怎么滴也不能买这处院子撒。

“贺经济,不是说还有一处么?麻烦您老人家再带我去最后一处看看可好?”,要是那里也不行,于梵梵打算,不然先租个屋子,等以后等到合适了再换?

至于去城外住?

在不了解当地情况的前提下,不确认附近的山民,侗民,苗民冲突会不会随时发生,会不会有危险的情况下,她暂时是不会考虑的,即便计划中还要迫切的去买田置地,她暂时也不会考虑城外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