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第九十九章

“看来当初找县令献法子这一步走对了!”这天晚上陈三郎算完账后,笑呵呵的跟曾小莲说到。

“看看,咱家这生意多顺啊。这钱挣得,不比种蘑菇少。”而且当初种蘑菇的钱还要五房人来分,现在卖糖挣的钱可全是自家的,数着钱的陈三郎觉得人生圆满了——不用被人占了便宜还话多了,简直美滋滋!

“青杏那份记得留出来,明天给她。”曾小莲见陈三郎一副财迷样,怕他搞忘了,开口提醒到。

“记着,忘不了。”陈三郎摸着钱回答到,“咱这闺女,别的不说,胆子那是一般人比不了的。”

“?”曾小莲迷惑,这话题咋连上的?

“你说,哪家的小姑娘,这么点年纪就敢自己一个人收着这么多钱?”陈三郎继续说到,“青杏以后肯定是管家的一把好手!”

“......”曾小莲无语,想了想青杏这段时间的作风,艰难到,“管家是不是好手我不知道,反正败家肯定是好手。”

青杏自从开始拿分红,购买欲那叫一个强,漂亮的小首饰好看的衣服,看中啥就买啥——自己手里有钱,她自然也不用寻求曾小莲的同意了。

当然曾小莲也不反对——小姑娘嘛,喜欢就买呗,反正家里不缺钱,关键青杏花的还不是家里的钱不是?

就有一点让她觉得挺好玩的,“以前我还说青杏不爱读书,把字认清楚了就把书抛一边去了。现在她倒喜欢上看书了,不出门的时候,话本子不离手。”

“看的啥话本子啊,可别看些乱七杂八的污了眼睛。”陈三郎听到话本子的第一反应就是些什么才子佳人私奔的爱情故事,顿时眉头皱的老紧了。

“想啥呢,”曾小莲没好气的瞪陈三郎一眼,“看的都是那些当官的写的故事。”

“哦,那个啊,那就好。”陈三郎松了一口气。

是的,青杏还是到了县里才发现,这个朝代话本子居然这么流行,连很多读书人、当官的都爱写——还不是藏着掖着写,有那爱出风头的直接用本名当笔名!

当然,不是写淫.书那些,大多都是暗喻一下时事、暗讽一下前朝历史之类的,都是比较正剧类型。

青杏那叫一个爱不释手——她的精神粮食又有了!买买买!

“对了,现在忙的时候也过去了,家里都安顿好了,这两天我找个时间回村里把娘接过来咋样?”讨论完闺女,陈三郎想到了自家老娘。

“行啊,也别再耽误了,明天就回去吧。”曾小莲很积极,自家搬来这么久了,再耽误下去确实不像话。

再有,曾小莲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这临近年底了,婆婆来了能呆多久?怕是住不了一段时间就惦记着要回去为准备年货了。

“明天我跟你一起回去吧。”曾小莲主动提议。

“不用了,我一个人回去车驾的快一点。你在家里把屋子收拾好就行。”陈三郎摇头,不想媳妇跟着受冻。

“那行,明天我把正屋收拾出来给娘住。”曾小莲开始在心里盘算着明天要添置些什么。

......

现在天气冷走的慢,等陈三郎接了陈母到家时,天都黑了。

“娘,二丫,先喝点热汤暖暖身子。”多了一个人曾小莲也不吃惊,见两人有点冻着了,连忙把人迎到饭厅,让石妈先端两碗热汤来给二人喝。

“奶,三姐,来,抱着这个暖和点。”青杏把准备好的汤婆子递给两人,让她们放在怀里暖和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