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青杏倒真没想到:“小地方,像县里还好弄,省城也这样?”
“当然,就是出城不过百里,那一带的土地都是官府的,还有好几个庄子,供应省城这些官员的日常吃食完全没问题。”
至于官员每年能到手多少钱,李远就不清楚了:“但只要不骄奢淫逸,肯定够花。”
“那些积世大家出来的子弟肯定看不上这样的生活,但是对咱们来说,不错了。”李远日常花销并不大,“我这样的出身,从小官做起也是脚踏实地的一步步来,用不着什么打点,做好分内的事就够了。像李院长,不就是靠着自己的实干,做到了尚书位置?”
青杏听完,十分震撼:“这就是高薪养廉啊!朝廷对于官员的生活安排很是周到了,偏偏有的人不知道满足!真是过分!”
想到靠着苏县令的身份地位在县里各种揽财的苏家人,青杏愤怒了:“哼,这些蛀虫,被清算晚了!”
同时,青杏想起了个事,“好啊,成婚前你来找我说话,说什么日后俸禄微薄,不会有外心,结果是随口来糊弄我?!”
要不是当时李远这么说,她哪里会生出养家糊口的壮志?
“咳咳,”李远不好意思的转过头,“那不是为了表达我的心意?青杏你放心,不论有钱没钱,我肯定都是一心一意的。”
青杏被肉麻到了,使劲搓一下胳膊,“噫,麻兮兮的。”
李远被逗乐了:“当时我也不了解,就是那次聊完,我才去打听这些事的。”
俩人说笑一通,青杏觉得还是要先跟他通气,便把书院旁边宅子的事给他说了:“你想不想我搬过去?”
李远听了心下一动:“爹娘为咱们考虑的真周到。”
青杏听了,乐道:“那你想我搬过去咯?”
还有两个月就是秋闱,李院长跟李远说过,最好考试后再成亲,这段时间就住书院静静心,有问题也可以随时请教。
但李远还是选择了先成亲——跟陈三郎夫妇一样,他也怕迟则生变。
李院长没办法,毕竟不是自家孩子,他也不能强硬做士——这时候他倒不生气李垣迟迟不愿意议亲了,有天赋还是得先顾前途才是正事。
不过他惜材,劝李远成婚后早日到书院静读,李远答应三日回门后就去书院。
但是现在,他有点舍不得家里了,听说岳父还体贴的准备了书院旁边的宅子,李远十分感动:“爹娘的心意,咱们自然不能浪费。”
“那咱们明天就跟舅母们说一下。”说实话,嫁过来三天,青杏还真挺不习惯,以前来曾家,她是亲戚、是客,作为两家唯一的女孩,可以尽情卖痴卖乖,大家都哄着宠着。
可现在嫁进来了,感觉就不一样了。姥姥叮嘱她,早日生个大胖小子——三天她已经听了不下六遍了,总是聊着聊着,曾母就能拐到这话上来。
“青杏呀,你这年纪不小了,当年我还有你娘在这个年纪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