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是……”
“没关系的,这个消息你可以信也可以不信,反正我是要准备跟着秦府迁走了……”老吕摇摇头就准备回家了,可瘸子李却又把他拽住了。
“迁走?去哪里?台湾吗?”瘸子李追问道。
“我和老婆去台湾,家里老太爷和孩子去川蜀。”老吕说道。
“就你们俩去?”瘸子李一愣。
“是啊,台湾那边瘴气大毒虫多,咱们身强体壮的都有危险,老人孩子去了那不是跟送死一样嘛!”老吕显然是被做通了工作,所以这时候反而是替秦府说话了。
“可老人孩子怎么办?”
“孩子去上学啊,住宿学校……跟秦府边的学堂一样的,你又不是没去过。我爹妈有专门的老人院,到时也不用他们干活,每天就跟其他老头老太太聊聊天、喝喝茶也不错。”
老吕算是真的想开了。
“容我再想想……”瘸子李低下了头。
“还想什么!人家都说了,若是等个一年半载的,无论这仗是没打起来还是已经打完了,都承诺送我们回来。东家已经够体量我们了,各方面都给安排得妥妥的,咱还能挑三捡四啊?”
老吕劝到:“这年月本来就不好过,再加上兵荒马乱的……这人活着就不错了,只有活着才能有盼头不是?”
说完,老吕挥手告别了神色复杂的瘸子李,回家收拾东西去了——他们家是明早的班车,要在明早之前收拾好行李把老人孩子送出去。
除了老吕和瘸子李之间的对话之外,造船厂中还有几处类似这样的对话。
而对话的人多了,这消息自然也就慢慢地扩散开了。
其实这是难以避免的。
一个消息除非能够限制在极小的人群之中,否则一旦开始扩散那么就必然会扩散到整个群体。
所以,这种程度上的泄露也是提前都已经研判到了的。
事实上最开始约谈的时候,内务部就考虑了约谈对象的各方面信息,从性格特点、政z倾向、家庭成员等多方面进行了综合研判,最开始找的都是嘴比较严的。
而到了老吕和瘸子李这批人,其实已经是平时嘴上就没把门的那种倾诉极强的人,所以尽管内务部也强调了暂时不要扩散消息,否则有官府方面的风险……但实际上就根本没指望这些人真的能够保密。
而到了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整个秦府的撤离工作都进行到了尾声,除了战车部门以及弹药生产之外,几乎所有部门都已经完成了撤离。
此时秦府砖窑水泥窑早已熄火,铁厂也是人声不在,学校里没有了读书声……只剩下硝酸生产线还在亮着灯。
就连用惯的下人们也都尽量撤到了川蜀,实在不愿意走的也都发足了遣散费并且再三警告多囤粮食多挖地窖,一旦有变要立即找隐蔽的地方藏匿。
在如此大的动作下,这消息是根本藏不住的。
然后,各个方面汇聚来的情报就摆到了御书房的桌案上,整个帝国最有权力的三位早就看完了里面的内容,此时正在进行最后的商议。
“此事二位可有高见?”赵朞一身红袍,端坐于案后,脸上无怒无喜。
“这肖恒也太不像话了!如此妖言惑众乱我大宋基业……该杀!”沈钧大义凛然道。
只是他这究竟是为国为民呢?还是为泄私愤呢……那可就不得而知了。
“杀……是不是过了?秦荐可还在扬州呢。”黄相爷有些犹豫,他本能的不想把肖恒逼到这个程度。
“秦荐?此人力抗皇命不想北上,战时连丢数城……让人不得不怀疑其用心那!”
沈钧力劝道。
“……”黄相爷在一边摸了摸鼻子,想说点什么却忽然注意到看到赵朞的脸上竟有一丝赞同的神色!不由猛的警觉起来。
看来赵朞是铁了心要动秦家了……
“秦荐真国贼也!”黄相爷复议道。
?!
沈钧惊了,猛地回头去看黄世忠——这家伙刚刚还在给秦家说好话呢,见赵朞脸色不对立即改换门庭,这未免……未免也太不要脸了点吧?
“但此时的确不是处理秦荐的时机,毕竟他还在镇守扬州,要想处理此国贼还得从长计议……”黄相爷话说一半,忽然外面传来了一阵鸡飞狗跳的嘈杂声。
三位大佬顿时停下了谈话,站在一边的老太监顿时怒道:
“殿外何人喧哗!?”
“报!!”
“扬州……失陷了!应天府同样失陷!蒙元大军已南下,兵锋直指平江!”
“什,什么!?”
在场三人顿时大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