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叔和婶儿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赵树,去年刚结婚,娶的是同村的桂兰,两人现在还没生孩子。赵树稳重,桂兰也大气,在村里人的口碑不错。
但大山叔的第二个儿子赵林,看着就活泛多了,不像他哥一直待在家里种地,做木工,孝顺父母,这位可是个闲不住的主儿,经常和村里人一起结伴出去做工,说是涨见识!听说,他以前和洋人还打过交道,做过买卖,也不知道这事儿是真是假?
他一直在外边飘着,虽然年纪不小了,也没成家,直到前几年,因为外边太乱,再加上家里人一直催他回来,赵林这才回了村里。不过,现在还没成家。
赵叔的父母健在,和赵叔一家住在一起,两位老人身体硬朗,一般不操心家里的事儿,但也会把着大方向。
另外,赵叔还有个弟弟赵大水,他可不是个善茬,虽然年纪不小了,还是会经常去赵叔那里蹭吃蹭喝的,说他也不听,人家就专挑着饭点来,自觉的打饭菜,吃完就抹嘴走了。都是一家子骨肉,还能拿他怎么办?吃了也就吃了,张大哥要是碰到他,最好绕着道走,那就是个赖皮!”说道这儿,赵三还感同身受的吐槽了几句赵大水,语气不忿!
“多谢了,赵兄弟,本来我还有点不清楚,但被你这么一说,该知道的该注意的,我心里就都有数了。我们父子初来乍到的,肯定会给人家家里添麻烦,都知道点家里的事儿,我们也不至于太招人烦!”他们父子是过来投亲,不是来拿着礼品走亲戚,不招待见也正常,他们也有这个心理准备。而提前了解好每个人,也能避免些矛盾。
其实,张建军一开始就打算好了,等他找到个能拿得出手的工作,有了明面上的收入,再加上小农场的帮助,他们父子的日子一定差不了的。只是在这之前,他们还是得过一段寄人篱下的日子。
“大哥也不用把情况想的那么差,至少,赵叔一家都是热心肠,肯定会帮你的!不过,要是赵叔帮不上忙,你俩就到我家,咱们三个人,挤一挤也能住开,总不能把你们赶走。况且,你们还救了我一命呢,等到了村里,一定得去我家坐坐。”看张建军有些担心,赵三直接安慰道,当然了,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那我们就先多谢赵兄弟了,要是真到了那一步,那我们也只能打扰了!”对于赵三的热心,张建军也是十分感激,多个朋友多条路,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
?
作者有话说:
晚安!
第八章
在赵三的带领下,张建军父子只用了一天半就顺利到达了青山村。这也是有人带路的好处,父子两个终于不用再走错方向或者走冤枉路,等看到写着“青山村”三个大字的石碑时,张建军终于是觉得如释重负,父子两个一路走来,真是太不容易了!
“爹,咱们这是到了吗?要到姑婆家了吗?”张小军虽然人小,但也认识不少字。在这方面,不论是原主还是张建军,抓得都挺紧的。不过虽然张小军认识“青山村”三个字,却仍旧有些不敢相信,才会问出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