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秦子衿恭恭敬敬做了个揖才退了出去,正是因为有言师傅这样无私奉献的人,才能成就女尊国一代又一代的文臣。
只是,历史往往只记住了权臣,却没看到,权臣背后,也有着一个个教书师傅与谋士无私奉献的背影。
教育,永远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部分,总有人要牺牲掉自己的利益与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来成就更多的人。
待回到课室外面,秦子衿便听到江一在与人争论:“你别胡说!子衿不是这样的人!”
秦子衿听到居然还有自己的戏份,又是无辜躺枪,她便多听了会,终于理清楚了。
原来是有位学子休息时嘲笑江一总是与她在一起,连作诗都是巴结秦子衿,又说她与江一是好友不过是因江一家中富庶,不然都说新晋案首家中贫困,为何入了县学,所用之物却都是顶好的呢。
秦子衿听着都有些无语了,怎么哪都有些不弄清楚来龙去脉便信口开河的人呢,有这功夫,多读点书不好吗?
秦子衿敲了敲课室的木门,淡淡开口道:“这么会挑拨,何不到我面前来讲呢?”
?
第二十八章
秦子衿寻常都是一副和和气气的模样,时日久了,同窗们也只当这院首是个好脾气的,并没有那股子傲气,不仅不傲,只要是来请教她学问的同窗们,她都极尽耐心与对方探讨,从未有过半分的不耐。
所以,县学的同窗们算是头一遭见着秦子衿这副冷冷淡淡的模样,她虽未如江一那般气急败坏,但是这股暴风雨前的宁静却更是煞人。
大家也只敢背后嚼嚼舌根子,正主来了,哪还有人敢说话?
一时间,课室内寂静无声,那些带头背后搬弄是非的学子们面上也有些尴尬。
秦子衿看着她出现之后倒是没人敢认了,便直接大踏步走到那位刚刚说得最起劲的同窗身边,淡瞄了她一眼:“方才好像是你言之凿凿,不知你是从何得到的消息,竟如此笃定?何时我交朋友也要你置喙了?”
这位学子唤作张初将,平素学习上虽有些小聪明,却多不用在正道上,最喜的便是背后嚼人是非,是个多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