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伯特指着刘雪枫两个起跑器只见的距离,上面标注着“48”。兰伯特特意放慢了语速,便于刘雪枫的理解和随行工作人员的翻译,“你现在的起跑距离是48厘米,预备起跑时前置膝关节角度是84度,这样的数据下,你起跑的第一步步长是097米。但是——”
兰伯特声音一转,示意助理进行下一步,屏幕上瞬间出现另一组数据。
他指着屏幕上的新模型,解释道,“如果你能调整两个起跑器间的距离,使这个数据拉长,你一步的步长也会随之增加。”
“根据模型分析和理论分析,你最佳的起跑距离应该是52—54厘米之间。当然,最合适的数据还要靠我们实际的训练去发现。”
兰伯特是标准的科学技术型的教练,每一个决定都有一堆理论和数据支持。他非常相信高科技的设备,这些工具辅助他作出训练计划。
而这也恰恰是刘雪枫和华夏教练组需要的。
刘雪枫来到ig后,兰伯特对每一项数据都分析的非常透彻,每一个决定都向华夏教练团队举出非常充足的理由。
刘雪枫就喜欢他这种直白的教学风格,两个人都能直接阐述各自的观点和想法,也不会造成什么误解。
她到佛罗里达的前一周几乎都在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兰伯特希望她的起跑距离在52—54厘米之间,起跑第一步能增加8—10厘米,突破105米以上,但是实际操作的效果并不好。
刘雪枫最好的成绩出现在起跑距离49和51厘米之间,而此时她的第一步最多也只达到了101米。
田亦航在一边认真记录着数据,眉头紧锁。
虽然现在刘雪枫听从兰伯特的训练,但是他也不能完全放手,必须把这些数据记录清楚,到时候回到国内制定训练计划时也有个参考。
他看着刘雪枫再一次起跑失败,显示第一步距离只有1米,他找了随行的翻译,说出自己的看法,“兰伯特教练,我觉得我们的训练计划要再进行商榷,刘雪枫并不是步长型选手,这样一味的追求起跑阶段的步长反而有损她的整体速度。您看她现在起跑距离虽然增加了2厘米,但是她的最好成绩反而没有突破11秒。”
他在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也是直打鼓。
刘雪枫作为华夏实力最强的女子短跑运动员,肯定要参加明年的奥运会的,所以这次的冬训就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