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详细。”刘香红仔细的看了前三页,后面的大致翻了翻,最后面还夹杂着几张撕下来的纸,上面一目了然地列了重要的小点。
“这个,很多看起来都和我们现在用着的种植方法一样。”老李也很仔细的看了上面的内容,他拿的刚好是关于红薯的那本笔记,“不过,细究的话还是挺多改变了的,有的方面需要把控的更严格。”
“红薯种了几百年,种来种去不就那样种吗,还能种出花来不成。”刘香红说到,当初老李去农科所学的就是红薯种植,现在几年后再看,差别自然不大。
“小江,你学的是哪种作物啊?”刘香红看到有四本,一本是红薯,一本是她手上的黄豆绿豆各种豆,还有两本本她暂时还没翻,好奇地问到。
当初站长没有要求小江必须选哪种作物学习,也是为了不给她太大的压力,自己选择就好,反正无论选哪种都很好,相信小江自己心里也有成算,不会笨到选他们这里不适合种植的作物。
“我选的是豆类。但是我另外两个室友她们选的是薯类,所以我跟她们交换着来互相抄笔记。剩下一本记录的是我去农科所下面农场里抄的他们的数据、见识,和在那里学了一些关于蘑菇种植的知识,另一本是同去进修的各个地方的同志介绍的他们当地的优秀种植经验。”
“这么多?”刘香红两人有些惊讶,以往他们自己去的时候,光是搞定选择的那一作物就很困难,这次江明彤能够学到这么多,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嗯,这次有一位同志组织我们一起学习。”
“那你们这回的运气挺好的。”
刘香红和老李翻完了剩下两本,有很多他们看着很好也适用于三河公社的,这更是让他们惊喜又满意。
“这么多,小江啊,要不然去和站长申请一下,这几天开个指导班,让各个大队选几个人上来一起学习一下。”刘香红建议到,本来以前每次从农科所进修回来后,都是粮站的同志们下乡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