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最后一堂课,江明彤趁着县图书馆的门还没有关,打算去那里看看有没有关于农事的书。
“小同志,要下班了,你要借什么书啊?我来帮你找。”图书管理员大姐对着急匆匆跑来的小姑娘问道。
“我想找一些有关农业的书籍,一些地区农业发展有关的报纸也行,谢谢。”县图书馆不是很大,但里面的书也有上千本,让她自己一本本地去找得找很久。
“农业的书啊,最近还挺多人找的,都借完了好像。我看看。”管理员对这里的书都有数,每天都会整理一两次,对大家的借书需求很了解。
她记得最后一本借出去的农业书是一位很厉害的农业研究员写的,也是她帮忙找的。
“真没了,都借出去,这类书本来就少,还一向很受欢迎。”翻翻书柜,她确认道。
“报纸也没有吗?”
“没有了。”
绕过这排书架,管理员撇到一眼古籍书前,“啊,这里有一本,不过是很老的书了,你们这般年龄的难看懂,你看看,还要不要借。”惊喜过后,她把书递给小姑娘。
江明彤看到书名,确实是古书,这本是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不过或许很有用,之前她也没看过。翻开前两页,都是古言,现在她只恨以前的文言文学得差劲。
“要是能看懂的话也可以拿回去看看,或者和家人朋友一起看,说不定就会有你要找的呢。”
“那我就借阅这本。”
办好手续,江明彤打算回去有时间的时候专挑有关农事肥料的方面看看,没有的话就算了。
连续一个月的时间,江明彤都在这里借书,期间还去了两次市里的图书馆,市里的图书馆比县图书馆大得多,书籍也更多,她也看了很多本相关的书。
从古至今农民种地用的都是农家肥,除了农家肥,江明彤到了有了点别的想法,就跟堆肥差不多。
除此之外,她还抄写了厚厚一本笔记本,里面的都是农事耕种方面的知识,还找了一些畜牧、造林、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少部分她们大队没有的食品加工方法,打算拿回去给她爷爷用。江老爷子每天为了大队里的发展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想来这本笔记本会很合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