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二牛闷声回答:“酱坊那边包了午食,能给家里省一顿就是一顿吧。”

他顿顿,又说:“陆娘子给的工钱多,地里活计都叫大牛他们干了,你做饼的时候多舀些二白面。”

因为城里繁华了,曾经半死不活的粮店也跟着红火起来。毕竟对很多人来说家里那地种出来的一点点粮食只够紧巴巴地吃,算下来还不如去城里做工,再去粮店买粮食划算。

买粮食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各样需求,粮店便推出“一白、二白、混糠”三种麦粉供大家选购。

这个标准是按照麦粉中糠的比例来划分的,一白、二白、混糠分别对应全是麦粉、一半是糠和大半是糠。

自己种地自己吃的农人一般不会去粮店买面粉,但现在村人常常进城做短工,也跟着习惯了这个叫法,在自家也会这么说。

二牛家之前因为人多地少,家里比较穷困,吃得都是混糠粉。

当然他们家也不全是吃混糠粉,春秋两季地里忙碌,家里为了大家有力气干活,多是混糠粉又混着二白面来吃。

二牛媳妇知道这次二牛能去陆娘子那里上工也是家中爹娘叔伯让出来的机会。就算现在还没分家,大多钱要交到公中,但是一些零碎还是能自己家留下,更不用说二牛在酱坊那边吃饭,这才多久,不说长胖,眼见着面色就红润不少,她心中是感激的。

她点头应下,盘算着这会儿自己就去蒸饼,等等婆婆妯娌就起来了,到时候她好心想要多舀一些二白面也不会被允许。

就算这些多出来的二白面算二牛和她自己补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