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玉收好信,信上写了那位先生的住址,比较重要。褚衡今年有三岁多了,她之前其实也考虑过孩子的教育问题。
在现代,孩子四岁才上幼儿园,主要还是以玩乐为主。
这个时代的孩子开蒙比较早,读的书也挺复杂,她本想让褚衡再玩一年,没想到二哥已经帮忙考虑好了,既如此,也不好辜负了二哥的一片心意。
找了个天气好的日子,舒玉便做了些糕点,带着褚衡出门去找那位先生。
那位先生的住址离她的店只有两条街,想必也是二哥精心考虑过,太远的不方便来回。
“娘,”被乖乖牵着走的褚衡对自己这位即将上任的先生十分好奇,他用一只手在鼻子下方比划了一下,“新先生和万安哥哥的先生一样吗?”
舒玉之前给万安找了个账房先生教他算数,还不止一次看见自己儿子坐在一旁听得认真。
那位账房先生唇上留着两撇小胡子,说话的时候胡子就会一动一动的,看上去很有意思,舒玉对此印象深刻。
她轻笑了一声,二哥的同窗应该还没到蓄八字胡的年纪,“新先生和之前的先生不一样。”
“那新先生也会算数吗?”在褚衡眼里,会算数的才是先生。
舒玉摇头,“这娘就不清楚啦,等到了之后你问问先生好不好?”
褚衡乖巧地应了一声,两人很快便到了信上提的那条街,这边似乎住的多是文人墨客,一条笔直干净的巷子仿佛能从头望到尾,来往人皆是斯文有礼,连一丝吵闹动静都没有,十分安静,不带烟火气。
初来乍到的母子俩下意识地放轻了动作,生怕惊扰到别人,巷子往里走一段,便到了信上说的住址。看外观与其他房子没什么不同,除了这处有一枝发芽的桃枝从院墙里探出头来外。
舒玉替褚衡整理了一番,将他有些凌乱的衣角捋平整,又抚了几下自己垂在两侧的发丝,见没什么不妥之后才轻敲了三下门。
等了一会儿,门内传来不紧不慢的脚步声,很快便到了门前。
只听“嘎吱”一声,门向内打开了。
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舒玉抬头与来人对视了一眼,面上升起几分讶异,脱口而出与那人同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