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运动员们和明筝带上装备护具后,摄像师将镜头聚焦在他们身上。

“在进行攀岩或者是任何一项危险的运动之前,都一定要检查好装备和护具是否妥当,因为运动员们的生命与它们牢牢挂钩,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失误。”安方海在镜头外补充说明。

观众们听着他略带沉稳的声音,看着镜头里检查装备护具的运动员们,仿佛也能感同身受的感受到那一份严肃和重视。

看似非常简单轻便的装备护具,在进行极限运动之前,所有人的生命都只能依靠它来保障。

这让观众再一次感受到了,在崖壁上进行攀岩的他们,实际上是一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它看着重复单调、不断向上攀爬,却也有被誉为“峭壁上的芭蕾”的美称。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要开始进行攀岩。

明筝和几个登山协会的成员们一起攀岩,每个人站在同一起点线上,选择不同的攀岩路线。

然而在戴着护具的手刚接触到被太阳长时间日照晒到的滚烫岩石上,所有准备攀岩的人都在这一刻深刻的感受到这座高山的攀岩难度有多高。

明筝在短暂的接触到岩石后,抬头看向从她的角度看着遥不可及的山顶。

这座山和在俱乐部时的山又不一样了,同样的崖壁十分的平整,但俱乐部的山是专门给登山协会的运动员们进行训练的,它整体呈平面,却有很多隐藏的凹陷,植物更是满满当当的铺满了整座山。

而这座鲜少有人踏足的高山,能够攀岩的部分,全是突出的大块岩石,看不见一点植物的影子。

明筝艰难地在向上攀爬,因为岩石大多都是大块突出,十分难以抓握,所以攀岩者们有时候不得不选择绕路,绕开突出的大块岩石,且要小心不能与其他成员们的路线重合。

“在他们进行攀岩之前,导演组给每个人都严肃地警告过,如果体力不支或者没有信心能够攀登到山顶,及时放弃是最好的选择。”

安方海的视线落在不断绕路的成员们身上,类似于遇到大块岩石挡路,无法攀登的情况不止发生在明筝一个人身上。

佤戈里山被公认为最难攀岩的高山之一,就是意味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在还未行进到这座山的六分之一时,太阳就已经挪移到正中间的位置。

正是阳光最毒辣的时候,运动员们的身体挂在崖壁上,再感受不到一丝一毫能带来的凉意的情况下,背脊要被太阳晒,紧挨着岩石的身体,还能感受到岩石所散发出来的热意,这是在加剧消耗他们的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