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之后出来为官,自然也会揣摩上意,看上官的脸色行事,你洪教谕做为陆学政手下的下属,不仅不紧跟脚步,走务实之路,还反其道而行之,大力打击与学政大人品味一致的学生,你是想干嘛?
上行下效在此时还不是贬义词,是朝廷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偏你洪教谕就要与众不同,是不是妄自尊大、目无尊长?
若你洪教谕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也就罢了,偏还是教书育人的书院教谕,这是要将一县的教育引向何方?轻则可以说你失职无能,重则与朝廷作对,就问洪教谕你想选哪个!
“岂有此理!”
江婉尚有许多艺术加工之词还没来得及说,与陆学政一起前来用餐的那位友人倒先沉不住气了。“教谕逼本县优秀学子退学,简直闻所未闻,岂不是与朝廷培养贤才的政令背道而驰?”
陆学政完全回忆起李延睿这个人的时候,就先给友人介绍了他曾做过的那篇策论,肯定了其中农时、良种以及灌溉的言论。
能成为陆学政友人的人,自然也跟他志同道合,一看也是脚踏实地的务实之人,对李延睿大加赞赏。
若李延睿此时也在,怕已被那位友人引为知己了,一听这位未谋面的知己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对待,当即义愤填膺,比陆学政还要激动。
第224章 意外和惊喜
旁敲侧击的告过状之后,剩下的话江婉已经不打算说了。
过犹不及。
她目前还要紧守自己农妇的人设,洪教谕的居心以及立场到底如何,就只能由陆学政自己去脑补了。
“京里已经下了调令,让他进京。”
可是一颗红烧狮子头还没送进嘴里,陆学政不紧不慢的一句话惊得她差点拿不稳筷子!
“就他?进京能干什么?”
江婉正着急不知道如何打听消息才不让人反感,陆学政的友人适时的提出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