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

崔先生今年已经三十岁了,但江婉在她的脸上并没有看到这个时代的妇女脸上会留下的岁月痕迹。

虽然穿一身月牙白的素净棉衣,梳着妇人发髻,但容貌俊美且带着几分清冷,模样端庄之中透露着一股柔却不弱的气质。

虽然五官不及赵芸娘明艳昳丽,却又是另外的美。

仔细看崔先生的这一身打扮,其实低调中透着奢华。就那月牙白的素净棉衣选用的暗刻织纹锦缎,没有五两银子根本拿不下来,而且瞧着这手艺,也不是临江县的绣楼能做出来的。

富养人,贵养气。

这句俗语放在这个时代十分合适,像崔先生这样的女子,根本就不可能出自贫贱之家。

据说崔先生的娘家是江陵府的富户,云英未嫁之时,曾跟着京城皇宫里出来的嬷嬷修习过礼仪,家里也专门请过女先生教授琴棋书画。

听说她打小就定了一门令人羡慕的娃娃亲,还是京城里的名门望族。只可惜那未婚夫没有福气,临近成亲了却意外坠马而亡,崔先生年纪轻轻就守了望门寡。

大虞朝并不禁寡妇再嫁,崔先生却决意为未婚夫守望门寡,可见是个性格坚毅的,绝非她的外表看上去那般如弱柳扶风。

在男尊女卑的时代,能坚持自己的主张、特行独立的人,尤其值得敬佩。

“崔先生快请坐!”江婉主动迎上前去,将人带到暖房的沙发上坐下。

“盼了这么久,总算是将先生盼来了!”不等崔先生坐下,江婉快吩咐李翠斟茶。

其实就在江婉打量崔先生的时候,人家也在打量她。

赵芸娘掌管蜜雪饮的时候就结交了不少的县城贵妇,李家要聘请女先生的风声一早就放出去了。

崔先生就是那时候经人介绍给赵芸娘的,只不过她并没有当成一回事而已。

不比江婉,崔先生可是土生土长的大虞百姓。她在临江县教授的那个女弟子家,尽管家财万贯,但请她当先生也不过是想借机博个好名声,攀上一门好亲罢了,并没有多少求她教授真才实学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