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页

在此次雅集上崭露头角的意义对于府学书院的学子们自不必说,更欣喜的是类似于李延睿这样,正准备去府学书院插班的读书人。

于他们来说,知府大人和学政大人都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但若能得到书院山青睐,那可是能直接拿到免试入学的资格的。

李延睿初出门时还内心忐忑,但到了雅集现场,一眼就认出了端坐着的陆学政,他的心竟然慢慢平复下来。

上次岁试不过时就曾与陆学政打过交道,当初自己所做的那篇务实策论备受县书院先生的打击,但却请动陆学政为自己正名。

显见这个陆学政是个脚踏实地的务实之人,投机取巧在他这里可能行不通。

自己什么水平尽力发挥即可,倒也不必附弄风雅做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情,或是跑上去阿谀奉承,这都有失文人风骨。

府城的元宵雅集有固定的流程,书生们入场后,通过猜谜、赋诗、作画等方式以文会友、切磋文艺。

李延睿即使认出了陆学政也并未上前搭讪,而是随大流跟着老老实实的长见识。

所幸他的基础打得十分扎实,猜谜时连过三关已经获得了不少同行人的欣赏。

大家都认同字如其人的说法,特别是他那一笔苍劲有力、功底十足的字,令他这一趟交到了好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大家相谈甚欢,令他觉得已经不虚此行。

“人来了吗?”好不容易打发走了例行‘到此一游’的知府大人,孙启明坐得无聊,在人群里左右观望。

于他们来说,雅集年年如此,并没有什么新意。此次他老老实实的坐在这里,不过是为了替子集兄还人情。

按他的想法,不过是一个府学书院的求学名额,直接给人送去也就是了,毕竟他已经听子集兄说起过那名学子的情况,应该是合格的。

到底自己介绍人家家里的生意入驻望江楼,结果却弄得那样不愉快。

孙启明觉得不大好意思面对江婉,连同认识李延睿的心也淡然了几分。

“急什么!”陆子集却不以为然,他已经命人拿了书生们做的诗和文章来,慢条斯理的一篇篇细细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