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莫名的干劲,时间匆匆而过。
这天已是二月十日,张、方二人拿着廪生保书去县城拿准考证了。报名是在一月二十日,他们那时候已经报过了。
楚辞将东西收拾好后,离开了张家。算算日子,他在张家做西席先生也已有三四个月了。
张父张母今日也在平安镇,他们一起出来送别楚辞,并且将这几个月的月银结了。
一般私塾的坐馆先生月银不过五钱银子,富贵人家的西席先生一般是二两银子,为着楚辞的名气,当时张老爷给他开的价钱是十两银子一个月。
现在楚辞一提包裹,便发觉里面重量似乎有些不太对,本应该是四十两左右,但打开里面却有一百两银子。
似乎看出楚辞疑惑,张老爷说道:“楚秀才这些日子为我儿操心太过,我们没有其他的办法报答你,只有这俗物聊表心意。”
“非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初既和张老爷您谈好了价钱,便不能任意更改,不然在下以后如何取信于人?还请张老爷收回多的,不然以后在下不敢上门来了。”楚辞说道。
张老爷和张夫人对视一眼,赞道:“楚秀才大义,真乃君子楷模。是我们思虑不周,行事鲁莽了,还请楚秀才你不要见怪才是。”
张老爷取走五十两,然后说道:“月份无论长短,这束修都应给全才是,这样才不至于怠慢贤才。还请楚秀才不要再推辞了。”
话既然说到这个份上,楚辞自然不会再推了。
他谢过二老,然后回村去。
在家待了半天,十一日上午,他提着包裹,带着眼泪汪汪的楚小远,去了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