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页

“竖子无礼!”有位老先生拍了桌子,“我们兢兢业业,悉心教导,怎可担此污名?”

“胡老说得很对!我们确实不应该担这种污名。可是要堵住悠悠众口,却实在太难了。他们看不见我们的日夜操劳,只会用每三年考上举人或者进士的名额来看待我们。面对如此情形,我们应该怎样为自己正名呢?”

在场的都是一些文人,文人最重名声。若说这事只和国子监相关,他们还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现在楚辞把这事和他们自己的名声挂了钩,这些人就不得不认真想办法了。

“不如,咱们将那些不认真听课的学子都赶回家学或者府学吧。以免让他们败坏我国子监的名声!”

“钟博士此言差矣,也不说咱们不能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学生开除,单说开除之后,怎么面对他们的长辈,这就是个大问题。若他们怪罪起来,我就说是钟博士您的主意,您担待得起吗?”楚辞一副我是为你好的语气。

钟博士不做声了。

“要不然,把读书的时间延长,一遍不行就两遍,十遍不行就二十遍!长此以往下去,他们总能学会的!”

“徐博士这个方法好,但是有个问题。学生们多读是没问题,但是很多博士年事已高,坐了一个下午已经够累了,我怎么能忍心再让他们陪到晚上呢?”填鸭式教学楚辞是绝对不允许的。

其他人也都对出这个馊主意的徐博士怒目而视,不就仗着自己年轻点吗?

“那,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咱们要靠什么方法才能正名呢?”有个性子急躁点的几乎就要拍案而起了。

“唉,梁兄莫要着急。依我看,咱们不如听一听司业大人有什么想法。他是今科状元郎,又有皇上钦赐的金戒尺,想来必是足智多谋的。楚司业,你就不要藏着掖着,让我等忧心了。快将你的高见与我们说一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