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成藩领着五百士卒先行前往邓县。四日后,王甫也率领蛮兵踏上征程。人去城空,偌大的襄阳,转眼便异常地冷清……
而随着士卒大量撤走后,原本在襄阳城东,汉水河畔巡哨的士卒也少了许多,只有零星数人还在这延绵十余里的岸边巡逻,皆是关索麾下的蛮兵。
然而,就在王甫领兵离去的当日,又有一路魏军悄悄从东面接近襄阳,为首大将,乃是曹魏的骁骑将军秦朗。
原来,司马懿料到关索一定不会弃关兴不顾,定会领大军前来相救,到时襄阳必然空虚。只是魏军如果从淯水顺流而下前往汉水,又容易被邓县一带的汉军发现。而秦朗这支假意前往江夏,实际在蔡阳县附近停留的魏军,正好可以背刺汉军,突袭襄阳。
接到司马懿的飞马传书后,秦朗立刻从蔡阳县出兵西进,两日便抵达汉水东岸,距离襄阳已不过二十里之遥。他一面命人伐木造筏,一面选出精通水性的斥候,抱着木板,漂浮到汉水西岸,探听军情。
一个时辰后,斥候顺利返回,如实汇报道:“启禀将军,汉水西岸只有几艘小船停靠在岸边,偶有几个巡哨士卒在岸边徘徊!”
得知汉军在汉水西岸戒备不严,秦朗思忖片刻,继续问道:“襄阳城防如何,你可曾看清?”
“小人登岸后,远远望见襄阳城墙上旌旗招展,但因未敢深入,故而未曾看清有多少士卒!”斥候一五一十地说道。
“征南将军说关索定会率大军北上,只是襄阳城内尚有多少蜀军,仍不得而知……”
出于谨慎,秦朗还是先在离汉水河畔十余里处汉营扎寨,等探听到更多消息后,再图进取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