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将军乃蜀中俊才,又是前朝重臣,就连诸葛丞相都对将军礼敬有加!”韩龙随即感叹道,“不想将军今日却在襄阳屡受关索小儿之气,凡有识之人皆为寒心。”
原来司马懿早就料到李严此刻的心情,韩龙此去襄阳正可一石二鸟,顺便劝李严投降曹魏,并协助刺杀关索。季汉一朝失去两位大将,势必满朝震动,军心受挫,对曹魏自然是大大的利好。
韩龙这番说辞皆是司马懿所教,可谓字字说到李严的心坎里。李严的脸色瞬间不太好看,沉声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韩龙也不多言,直奔主题:“大魏骠骑大将军司马仲达已向圣上保奏,若是将军愿弃暗投明,归顺大魏,则征南将军一职,便当归属将军!”
李严闻言,不由一惊,身旁的几个亲兵也是脸色大变,司马懿竟有诱降李严之心。
曹魏的四征将军地位极高,仅次于骠骑、车骑将军,张辽因前番与汉军交战有功绩,已由前将军升任征西将军,而征南将军自夏侯尚与司马懿后,一直空缺,尚无合适人选担任。
“我已是大汉镇南将军,官职显赫,岂会为了一征南将军,而去降魏!”李严却是冷笑一声。可是他拒绝的理由,却让韩龙看到了希望,因为李严根本没有表达出对汉室的忠心,完全就是从自己利益考虑的。
其实李严本来就是一个腹有鳞甲的利己主义者。历史上的他虽为托孤重臣,却因为觉得权利不够大,便要求诸葛亮从益州划出五个郡作为巴州,并让自己担任巴州刺史。后又为了将诸葛亮置于众矢之的,李严甚至还怂恿诸葛亮称王加九锡,让诸葛亮深为失望。
如今李严确实萌生降魏之意,就看魏国还能给出什么筹码了。
韩龙则是微微一笑:“但经襄阳一战,蜀军损折极多,朝廷若是怪罪下来,将军以为何人当记首过?”
“哼!”韩龙这话倒是戳到李严的痛处,让李严也不由得怒哼一声。他最怕的,就是因为战败降职贬官,日后在同僚面前抬不起头。
“将军切莫动怒!此事全赖关索,若不是他只想显自己本事,又岂会坐视将军中伏?”韩龙则是赶紧劝说道。
韩龙这番说辞也是司马懿所教,而李严也确实怨恨关索乃至诸葛亮,如果自己有权统率所有蛮兵,兵力便不会捉襟见肘,那么即便司马懿伏兵于穰县,自己又岂会落得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