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你!”关平见关索出言无状,不由得又惊又怒。
诸葛乔也是心中不悦。关索称赞诸葛亮容貌自然无妨,可诸葛瑾毕竟是他生父,哪有一面说人仪表堂堂,一边说人脸长似驴,这究竟是夸是骂……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关索之言太过侮辱诸葛恪。既是骨肉兄弟,诸葛乔也无法做到无动于衷。
而诸葛恪虽是面不改色,但心中的怒火早已升地老高。
“好你个关索,连刘禅与西蜀群臣尚不曾这般辱我,你安敢如此!”
若是在东吴,诸葛恪早就骂人不吐脏字地开喷了,而且凭他的口才,就算是状态最佳的关索,也绝对说不过他。
但是孙权在锦囊里特意交代了诸葛恪,如今关索意志极其消沉,诸葛恪千万别去刺激他,万一让关索知耻后勇,那便惹出大麻烦。
虽然诸葛恪不知道孙权已经开始谋取荆州,但也知道盟友这种东西是说翻脸就能翻脸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季汉多一良将,对东吴弊大于利。
虽然他已经想出十几种可以回骂关索的方法,譬如关索容貌俊地和女人一般,但是诸葛恪为了完成孙权的任务,必须竭力克制。
“昔晏子不足六尺,尚可使楚,莫非齐国无身形长大者?”诸葛恪淡淡地笑道,“后楚人以门洞辱之,反自取其辱,更作笑于后世。”
诸葛恪也算是点到为止,用典故暗喻关索不要欺人太甚,否则一样会自取屈辱。
“元逊竟这般克制?”诸葛乔不由得大感诧异。他与诸葛恪自幼一起长大,知道兄长非常喜欢表现自己,且从不示弱,没想到今日在关索的侮辱面前,却能以大局为重,不破坏吴汉同盟之谊。
只是诸葛乔没想到,关索说的下一句话,却是连他也忍不住了。
“不想诸葛公嘴拙之人,却有足下这般才思敏捷的公子。”关索哈哈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