瘌痢头的心“呯呯”直跳,还没见过这么大的家伙。
也许,这家伙在深山老林活的久了,看惯了风花雪月,又吸收了日月之精华,所以很聪明。
瘌痢头把蚯蚓朝洞里一探,那黄蟮头一伸,却停在了那儿,它不急于吞食,却像在那儿品尝气味。
瘌痢头把钩一收,它又追了出来,一副视死如归的馋相。
瘌痢头把钩一伸,它又缩了回去。
如此反反复复,这“老家伙”把瘌痢头气的够呛,他一共换了九条蚯蚓了。
终于,这老家伙似乎被瘌痢头的诚心打动了,它终于缓缓地探出了半个身子,轻轻地张开了那张尖尖的小嘴。
凭经验,这只狡猾的“老家伙”,只要朝前一窜,瘌痢头就可以手到擒来。
正在这当儿,从村里的大喇叭里传出了大丑粗声粗气的吆喝声,
“千万要注意,老油子,癞痢头,不要在拖后腿,不要在拖后腿。”
听到大丑喊自己的名字,瘌痢头一惊之下,触动了岸上的一块大坷垃。
“啪”,大坷垃掉进了水里,水面浑浊了。
那只大黄蟮,受到了惊吓,刺溜一下就钻到了洞里,估计今天,它不在会出来了。
瘌痢头扭头就朝家里跑,黄蟮可以不吃,这次交公粮可不能再拖了后腿儿。
第二天早晨,天色微明。
村里的小路上,就开始出现了三三两两的人影。
他们有的拉着板车,有的推着独轮车,要走十八里的山路,到达三岔镇的粮站,去交公粮。
兰花花也拉着板车,加入到送公粮的队伍。
山路上,到处是送公粮的车辆,大丑赶着毛驴车,他一下子拉了三家的公粮,怪不得车上的粮食堆的老高。
老德顺,周建国坐在大丑两边,大丑戴着草帽,一手拽着缰绳一手挥着鞭子,犹如一个古代的大将军。
大丑一激动,就唱山歌,
“天上飞过一只什么鸟?
一一什么鸟?”
“那是一只喜鹊鸟,
一一喜鹊鸟。”老油子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