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

郑夫子看了看地上躺着的几本书,再看看他手里握着的那一本,面无表情,只道:“你且回家去罢。”

“夫子……”陈秋石坚持了半天,却等来这么一句,心里多有不甘,为什么,为什么夫子也要偏袒于他。

他出生于一户穷苦人家,上面有一个姐姐,母亲身体不好,一家子生活开销全靠在父亲耕种的几亩地上。

去岁春末,县里的一媒婆来他家说亲,对方是一个年近五十岁的老头,家境殷实,名下有多处粮庄。

媒婆说,对方要求买亲,一百两银子买他姐为妻,两家签下协约,一手出钱,一手出人,此后互不往来。

那日他在学里读书,回家后父母已在协议书上签字摁手印。他闹着要去衙里报官,母亲却拉住他说,家里穷困,供他读书科举要花不少钱,迫不得已才卖嫁他的姐姐。家里无人反对,皆出于自愿,便是他告到衙里,也是无济于事。

就这样,他的姐姐嫁给了一老头。一年后生了个男孩,却在孩子出生那日,因出血不治而亡。

而罪魁祸首蒙真却跟个无事人一样,摇身一变,跑书院读书来了。

陈秋石想不明白,为什么恶者做了恶事后还能逍遥法外,而他们贫者就活该受制于人,任人欺负摆弄。

那本《中庸》是他放进蒙真书箧里的,他想让他名声扫地,因此而被赶出书院。

只是事与愿违,他没能得偿所愿。

陈秋石握着那一卷《中庸》,眼里突地就蓄满了泪水,哽咽几声,转身跑出了学堂。

课室里一时阒寂无声,郑夫子看了蒙真一眼,叹息一声,也跟着离开了。

学里就只剩下蒙真蒙鸿父子二人。蒙鸿蹲身捡起地上的书,替他爹收拾好桌上纸笔,一并装进了书箧里。

而后背上身,道:“爹,咱们也回家去罢。”

蒙真点点头,与他一道出了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