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王秀才又拉着他的手说了好多话,两个读书人说的最多的无非也是读书人之间的事,譬如谁家的小孩十一岁就考中了秀才,谁谁谁七八十岁了还是个童生,又那个谁谁谁中举那天因太过激动,一下子猝死过去,诸如此类的事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蒙真听着听着竟听出了人生百态,凡世之事不过尔尔。
时间一点一点溜走,午后的余热渐消,八月风起,拂上人的脸面,是沁人心腑的凉爽。
蒙真听王秀才讲着人世间的形色百态,那边宋乳娘抱着蒙渊走了过来。
蒙渊现下一岁零四个月,已能在地上跑动,他看到蒙真,伸手倾着身子要人抱抱,蒙真从宋乳娘手里接过孩子,抱在手里掂了掂:“嗯,又重了。”
宋乳娘在一旁禀道:“小少爷刚睡醒,吃了些东西,嚷嚷着要爹,我便把他抱来了。”
蒙真脸上漾开一丝柔和的笑,逗怀里的蒙渊道:“小东西,你叫你爹做甚。”
蒙渊咯咯笑了两下,“爹,爹……”连着叫了几声,蒙真心里顿时乐开了花。虽说五个儿子都叫他爹,可其他几个叫与蒙渊叫,听在蒙真耳里是不一样的。
小婴孩的笑如同刚流出来的山泉水,澄澈涤净,不见一丁点杂质,那才是最原始的纯真,这么小的孩子尚且不知“爹”的含义是什么,听在活了几百年的蒙真耳里仿佛生命初始,不为世俗侵染,不为功名利禄,便没有纷扰烦忧。
这也正好应了他们道家的理念:自然、无为、不争。这里的无为并非指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说白了就是不与世争,顺其自然。
蒙渊在他怀里嬉笑了几下,又开始不安分起来,身子挣着要从蒙真身上下来,蒙真便弯腰松手,将他放于地上。
蒙渊小身子一颠一颠向蒙澈和王涣那边走去,王秀才见了,说了句常挂在嘴边的话:“亲家公好福气啊!”
蒙真先时还会客气两句,后来听多了便不回复了,没有哪个人一直听重复的一句话听不厌的。
那边蒙渊慢悠悠走到蒙澈和王涣跟前,蒙澈正与王涣玩弹珠,没空理会他,蒙渊咿咿呀呀叫了几声“哥哥”,之后蹲下身子拿起蒙澈跟前的一颗珠子,直接送往嘴里,蒙澈见了,吓了一大跳,赶紧一把夺下,“五弟,这个不是吃的,可吃不得,吃肚子里会死人的。”
只是蒙渊一个小孩子,哪里懂死不死人的话,见手里的弹珠被夺走,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宋乳娘跟在其身后,见此情景赶紧要抱走蒙渊,偏生蒙渊不走,非要闹着要那颗珠子,宋乳娘抱着他拘束了他,他又踢又打,哭的好不凶猛。
蒙澈见不得他弟弟哭,赶紧好言相哄:“五弟,不是四哥哄你,这弹珠真吃不得,你若饿了,我给你找点别的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