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

光他们这一排就有好几个考生身体出现不好的情况,遑论贡院数千名考生,而这还只是乡试考试的第一场,后面还有两场同样三天两夜的考试,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能考中举人的非是一般人。

八月初十日下午,考生陆续开始交卷,蒙真从考场出来差不多申时(下午三点),考场规定酉时(下午五点)所有考生必须全部出考场。

蒙真以往所有的考试都是由二儿子蒙鸿陪同,这次乡试也不例外。蒙鸿在贡院门口等到他爹出来,然后父子二人一道回了租来的房子里。

蒙真只在房中歇了一晚,第二日天不亮他又来到贡院门口,等待贡院门开,再次进入考场,参加第二场考试。

乡试第二场考试是八月十二日,依旧提前一天入场,考试后一天出场。

蒙真八月十一日下午坐进原先的那个号舍,在号舍里休息了一晚,第二日八月十二日考卷发放下来,试论一道,诏诰表各拟一道,判语五条。

论即论述题,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和其他官方规定的书籍。蒙真今日所考的这道论题“大哉尧之为君”,即出自四书《论语·泰伯篇》。

做完论题之后,接下来便是诏诰表。诏诰表是考生入仕后可能会用到的公文文体。诏即是诏书,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诰是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

诏和诰一般是翰林官经常用到,尤其是负责文武官员诰敕的词臣,更是时时要用到。

表则是奏章的一种,一般节日或大事时会用到。判语则是判案时所用的判文,所以判题均和判案有关。

以上便是乡试第二场的考试内容。这些考题平时杨教官也多有训练,蒙真写起来倒也不费力。

第二场考完,八月十三日下午出考场。回家休整一晚后,翌日八月十四日再再一次进入考场,开始第三场考试。

乡试第三场试策五道。策即策问,也叫策论,这里的论与第二场考试的论不一样,第二场考试的论是论述题,即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主要是自己对所问问题的理解。

策问则是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提出对策意见。论述题题目一般比较短小,策问题题目较长,而且策问题的文章字数也有相应的要求,一般不少于五百字,有的则要求不少于七百字。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是八月十六日,正好中秋节已过。

蒙真从考场出来,整个人浑浑噩噩的,感觉有点力不从心。自己有系统给的灵力尚且被乡试考试折磨的不人不鬼,更别说那些肉·体凡胎没有任何外力支撑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