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澈却起身,向杨教官一揖:“多谢杨教官夸奖,澈之好,全赖爹爹和师长孜孜不倦的教导。”
听听,这嘴多会说话。一句话不仅将自己夸了,还将老子爹的辛苦和好也表出来了。这才是会说话的魅力。
杨教官哈哈大笑:“有道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年轻人不可小觑也。”
他这一声笑的爽朗,惹得席上的学生纷纷注目,他们杨教官平日里一不苟言笑之人,今日何以笑得如此放肆。
一问才知,原是蒙同窗的儿子聪颖敏慧,嘴巴伶俐,说的话惹得杨教官一番夸奖笑谈。
学生们得知原因之后,也跟着对蒙澈好一番夸奖,有的甚至还起哄,要蒙澈自饮一杯,以示这席间的喜氛。
然而这学生话未说完,就被蒙真呵斥一声:“他还是个孩子,饮什么酒,要饮你自个儿饮去。”
这学生讨了个没趣,怏怏不乐,转首与身边的同窗猜拳喝酒去了。
其实不用蒙真阻止,蒙澈也清楚,眼前这酒只可小酌一口,万不会一杯全下肚。因为他答应过他爹只饮一小口,君子言出必行,万不可失信于人。
接下来父子二人再没攀着说话,蒙真与杨教官偏在一处讨论文章,蒙澈则吃着眼前的饭菜,不知不觉入了夜。
宴席一直到亥时(晚上九点)方才结束,宾客们酒饱饭足,意犹未尽,起身陆续出了邓家大门。
坐在回家的马车上,蒙真闭着眼小憩,蒙澈则偎靠在他身上,嘴里念着一首五言律诗。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这是唐朝诗人孟浩然在山中等待友人夜宿时所作的一首诗,全诗由景入情,以景衬情,描写了诗人等待友人而友人未至的孤清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