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没鬼吗?太后不信,她多年明争暗斗的经验告诉她,钱书瑶绝对不对劲,或许除了以上两种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钱书瑶城府很深。
太后并不担心钱书瑶城府深,城府越深的人,越会引起贺干昭的戒备,反而是傻子太容易让人相信,反而会在无意之中闯了祸。
她摩挲了一下手里的佛珠:“祥嬷嬷,你怎么看?”
祥嬷嬷回答:“奴婢看太子似乎很信任这位太子妃。”
是了,信任,这就是太后最担心的地方,身为太子,必须小心谨慎,一旦走错了一步,那么以后的每一步都是错的,他身边不应该有完全信任的人,包括自己这个一直帮着他的皇祖母。
这一点是太后一直教导贺干昭的,以前她觉得贺干昭做的很好,但是现在从钱书瑶的身上发现,做的似乎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
太后不由得有些头疼,她感觉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但是大安的当权者还像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任性妄为,而未来的继承人又这么不让人放心,她抬手摸了一下鬓边,想来白发又多了几根吧。
祥嬷嬷是她的陪嫁丫头,这么多年看着她每日都为大安操劳心疼不已:“太后,您也该歇歇了,太子明白您的苦心,将来定是一位好皇帝。”
太后苦笑道:“你也知道我那个皇儿不成器,太子虽然不错,但是毕竟还没有那无上的权利,若是没有哀家护着,怕是不成啊。”
“其实奴婢觉得说不准太子妃会是太子的一分助力呢?”祥嬷嬷倒是很看好钱书瑶:“奴婢在宫里多年,看多了尔虞我诈的心思,这样通透的女子却是不多的。”
太后点点头,祥嬷嬷看人的本事不差,连她都看好钱书瑶,说不定那丫头还真有几分可能能帮得上太子。
“罢了,时辰也差不多了,请太子妃过来用膳吧。”
钱书瑶以前在侯府也曾陪老夫人去礼佛,斋饭不怎么好吃,毕竟寡盐少油又没肉,简直完全是照着她的口味反着来的,根本就不可能有一丁点儿她会爱吃的可能。
现实就是这么打脸,国寺不愧是国寺,斋饭都比外面的寺庙好吃,虽然达不到珍馔美味的地步,但是口味比他们侯府里的饭菜还好。
钱书瑶不怀疑这些斋菜的真实性,毕竟是国寺,不可能会出现鸡虾鱼肉这些东西,但是人家还真就做出了这种味道,这就不服不行。
她心里灵光一现,突然有了个取信于太后的好办法,小小的夸了一下:“这斋菜的味道着实不错,比以前孙媳在外面云岩寺用的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