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页

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个姑娘说的都是实情,不过曾经的经历让贺干昭养成了一个习惯,不论什么时候都会留下一丝戒备,当然了,这种戒备不包括钱书瑶。

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从一开始他对钱书瑶就没有戒备,即使当时对于这个本应早早过世的未婚妻就有怀疑,但是却没有一丝戒备,不过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既然要帮助姑娘伸冤,他们就不能继续赶路了,先找了一处地方休息,认真听姑娘的冤情。

这姑娘名叫宋菊儿,原本家里也算是小有家产,长得清秀可人,然后就是了常见的俗套故事,被当地父母官的儿子看上了,非要拉去做妾,她自然不愿意,父母官仗着权势夺了她的家产,迫害了她的家人,父兄拼了命把她送出来逃命,那父母官的公子却一路追赶。

贺干昭觉得不对,这样的事情师父派人跟他捎个话他就能解决,不可能还要亲自出山点拨这姑娘,肯定还有什么内情。

第65章 试探

唐兆和钱书瑶的想法与贺干昭一样, 他们又仔细问了宋菊儿的冤屈,可是翻来覆去问了几遍都没有什么收获。

钱书瑶琢磨着会不会特殊的地方不在这个姑娘的身上,而在她的父兄身上。

几个人临时决定去宋菊儿的家乡去看看, 说不定会有什么收获。

巧了, 宋菊儿的老家就是与聊城相邻的封安城所辖的一个镇子,当初给聊城送的药, 有不少都是在封安城采购的。

贺干昭对这个人印象不深,不管是重生前还是现在,封安城的父母官一直都是非常安静的存在,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为什么会突然爆出这样的事情呢?

他们直接转头去了封安城, 封安城的保护措施做的非常好, 没有因为离聊城近而受到影响, 依旧繁华如初。

一般来讲,父母官太过贪婪的后果就是当地民不聊生, 城镇自然也不会太繁华, 同样的, 同样的, 富庶的地方最容易滋生出来贪官污吏,这两样相互冲突又不冲突。

他们没有急着直接去找父母官,先是在城里逛了一会儿观察一下民情, 地区富庶的地方也是有为妙的区别的, 百姓脸上的状态就能看的出来。

既然是逛街, 那就要认认真真的逛,贺干昭直接把钱书瑶带去了银楼。

唐兆见状, 得了, 他还是别跟着进去了, 不然肯定又会有头顶上长毛耳朵的感觉,那夫妻两个恩恩爱爱的,他还不如在外面数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