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皓通宵负责起草当日的早间新闻稿,“火速出警,y大高层宿舍枪击案嫌疑人今晨归案”。配图是凌晨三点许在高层宿舍楼下发回的现场照片,前景警队背景救护车的构图堪称绝妙。
广州热心市民傅先生恰巧入镜,血糊糊的黎珂在图上则只剩一个黑影,依稀可以看出手臂上紧急处理的痕迹。她藏在照片的阴影里,神情莫测。
案情细节有待进一步调查,袁皓一字一句敲击键盘时的热血沸腾,得到的是主编皮笑肉不笑一句:“你这篇稿子用词太过主观,事件真相还没披露,你哪来这么强烈的感情色彩?”
原稿被无情地打回来另假他人之手重修。
满腔热血就这么泼了空。官方媒体最终发表的版本极冷极客观,世人只能从寥寥数语中窥得事件一角,那晚的动人心魄被摁在亲历者和知情人心底,无法为外人道。
袁皓没搭腔也没还嘴。他把稿子小心翼翼叠好,藏进抽屉底部,扭头便在电话里一五一十把主编前一夜的异常举动告诉了傅百城。
他预想过傅百城数种反应,唯独没有料到短促的汽笛过后,对方居然在电话那头笑了一声。
“主编在你附近?”
袁皓吓得马上捂住听筒:“没有!绝对没有!您放心,我和您的谈话他一点也不知情。”
傅百城打断:“叫他听电话。”
“……啊?”
“我看了那篇报道。”没等袁皓思考那篇指的是哪篇,傅百城就给出了答案,“女大学生伤势过重生死未卜。他还真把黎珂安排得明明白白。叫他听电话,我有事要借他之口传达给陈澍。”
傅百城的声音明明很好听,每个字却都让他念得杀意铿锵。